“網約工”權益保障不能有盲區
摘要: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約工”也是勞動者,其合法權益亟須得到切實維護。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網約車司機在拉客人時與私家車發生剮蹭,事后網約車平臺不負責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約工”也是勞動者,其合法權益亟須得到切實維護。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網約車司機在拉客人時與私家車發生剮蹭,事后網約車平臺不負責理賠,保險公司也以非法營運為由拒絕賠付。最后,網約車司機只能自己為修車埋單。事實上,網約車司機發生事故后得不到理賠、外賣送餐員出現意外時自己承擔醫藥費等等,類似的事件還有不少。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不少人通過互聯網服務平臺獲得就業機會,網約車司機、外賣送餐員、網約廚師、保潔員等提供各類服務的“網約工”群體不斷壯大。“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能享受指尖上的便利。然而,“網約工”群體勞動權益保障的問題也隨之凸顯。一方面,在“互聯網+”服務領域,多數互聯網平臺與“網約工”并不簽訂合同,也不提供“五險一金”等保障;另一方面,一旦發生爭議糾紛,由于“網約工”群體處于弱勢地位,獲取和固定相關證據的能力低,無法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濟,也難以抵御可能出現的職業風險與意外傷害。
“網約工”勞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折射的正是勞動權益在網絡時代面臨的新問題,尤其是互聯網讓法律關系更為復雜。2017年12月,北京三中院針對網約廚師狀告某網絡平臺的案件作出終審判決,確認了網約廚師與網絡平臺的勞動關系,并支持了網約廚師索賠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的訴訟請求。該案一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大家發現,“網約工”的維權比傳統用工維權面臨更多困難,比如法律關系確認、相關證據獲取等。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約工”也是勞動者,其合法權益亟須得到切實維護。當前,“網約工”作為一個“新事物”,對其權益保障還存在不少短板。補齊這個短板,需要各方共同發力:一方面,要明確和強化平臺企業方面的主體責任,按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強度和全兼職狀況,以及個人意愿等,明確網絡平臺與“網約工”簽訂合同,確立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網約工”等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等也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與此同時,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新事物、新問題的研究,跟上社會創新發展的腳步,適應“互聯網+”新型商業形態的發展,努力在監管上做到與時俱進,確保不出現監管盲區,讓政策的陽光照亮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每個角落。(魏哲哲)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4日 19 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