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改委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側記
摘要: 恰似春風入農家——市發改委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側記記者 黃育南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市發改委黨組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
恰似春風入農家
——市發改委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側記
記者 黃育南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市發改委黨組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自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切實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功夫,脫貧攻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發改委先后選派4名駐村第一書記及8名幫扶隊員到正陽縣陡溝鎮謝廟村和上蔡縣邵店鎮邵店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市發改委主任孔華自豪地說,“第一書記及幫扶責任人認真溝通、協調、指導村里各項工作,積極為民辦事,努力在政府和農民之間架起貼心的橋梁,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所幫扶的正陽縣陡溝鎮謝廟村已實現整村脫貧。”
脫貧攻堅,首先要摸清摸透貧困群眾“窮根”。如果沒有搞清楚貧困群眾致貧的主要原因,因戶施策、精準幫扶等就無從談起。
在田間地頭、村間院落,駐村干部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通過拉家常、黑板報、廣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借助“兩學一做”的“送學”平臺,把新思想、新政策送到村民身邊,聽取群眾關于脫貧的真心話,解除他們在脫貧中的顧慮,把群眾從封閉守舊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和駐村干部一道,自覺參與脫貧致富工作。
孔華多次帶領班子成員、各科科長等30余名對口幫扶責任人,分批次前往正陽縣陡溝鎮謝廟村、上蔡縣邵店鎮邵店村開展進村入戶宣傳和訪貧慰問活動。市發改委幫扶隊員進農戶、進田間,看望對口幫扶的貧困戶,詳細詢問幫扶對象的身體、生活、收支等情況,查看村室、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情況,了解食用菌大棚、光伏發電、牧原養豬場等脫貧項目的建設情況。同時,鼓勵貧困戶和村民們堅定生活信心,在政府的幫助下,通過個人努力和幫扶單位的幫助,逐步走出生活的低谷。
市發改委黨組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舉措,實行掛圖作戰,下大力氣打好脫貧攻堅戰。為了具體落實謝廟村2016年至2017年整村脫貧規劃項目,確保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充分發揮村“兩委”的戰斗堡壘作用,該村成立了以駐村第一書記為組長、村黨支部書記為副組長的整村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和實施。按照國家和省、市、縣對貧困戶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識別標準,逐戶摸底調查,采取“六步識別法”把最困難的戶精準識別出來,納入幫扶范圍,科學合理制訂幫扶計劃。逐戶建立基本情況數據庫,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戶、責任到人”的總體思路,精心編制了謝廟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充分利用該村人均土地多的優勢,確立了以發展優質花生、優質小麥種植為主導產業,填寫發放貧困戶登記表、扶貧手冊,制訂了貧困戶脫貧計劃,對貧困人口、貧困家庭實行信息化管理,并對31戶貧困戶制定了幫扶措施。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對貧困戶逐戶確立幫扶項目,建立脫貧規劃明白卡、臺賬。駐村第一書記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2017年5月分3批進行貧困戶識別,共識別出貧困戶31戶56人。
市發改委還組織相關人員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認真傾聽貧困群眾訴求,耐心詢問每戶家庭情況,找準致貧根源,與貧困群眾交心談心、算賬對比,制定幫扶措施,找準幫扶項目,切實把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貧困戶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進一步樹立脫貧信心,早日脫貧致富。
如何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 增強扶貧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加強統籌協調,把幫扶工作真正做深做細做實,始終是市發改委黨組思考和研究解決的一個問題。在市發改委的悉心幫扶下,謝廟村通過實施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項目,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確保糧食增產增收。針對該村因飲水不安全導致地方病多發、頻發、因病致貧的情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同時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免除貧困戶新農合150元參保金,并為每人購買100元大病保險。
在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方面,市發改委完善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疏通排水溝渠,修建6條12公里水泥路,打井120眼,修橋涵110座,基本實現了交通村村通全覆蓋;在改善民生工程方面,新建7間標準化衛生室已投入使用,并配備了專業醫生,有效改善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在環境衛生方面,每個自然村建1個集中垃圾池,全村配備專人進行垃圾清運及處理,共建美麗鄉村和諧家園;在危房改造方面,全村貧困戶所有危房在3年內全部改造完成;在安全飲水方面,新打2眼120米機井,配套建設管網,已建成通水。市發改委還為該村新建兩層標準化村室12間,已建成投用。
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方面,電網改造已基本完成,供電容量加大,滿足了全村群眾用電需求,農電入戶率100%,文化活動室和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已建成投用;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配文化信息員1名,村小學及12個自然村全部通寬帶;在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村小學教師周轉房投入使用,綜合辦公樓、操場主體完成。
為了發展該村經濟,有效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市發改委幫助該村積極引進牧原集團興建養豬場,每年可為村民帶來17萬元的土地租賃收入。目前,該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正在建設配套附屬設施。租地20畝,建設18座標準化食用菌大棚,已建成投用;租地18畝,投資200萬元,建設一個標準化光伏發電項目,已建成投用。積極組織安排勞動力到專業技校學習培訓,同時采取短期培訓的方式,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使每個勞動力都能掌握一門技術。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增強帶領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能力。
“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艱苦,我們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市發改委駐村第一書記趙戈第一次在邵店村入戶走訪后說。
幫扶隊員深入田間地頭和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幫思想、幫技術、幫財物、幫項目、幫致富,形成了一股股愛心幫扶的涓涓細流。同時,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改善村容村貌,目前該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利用“智慧邵店”邵店村網站,不斷增強農民的“互聯網+”農副產品銷售意識,提供精準的扶貧信息,為實現農副產品銷售平衡開辟“綠色通道”;為村里協調更換了價值10萬元的新變壓器一臺;協調資金2.86萬元,購買垃圾儲運箱和垃圾轉運車一輛;協調資金20萬元,新建村黨員活動室及村委辦公樓;協調資金2.6萬元,搭建了“方便農民辦事不出村”平臺;按照縣里關于訪貧問苦送溫暖活動的有關要求,協調對貧困戶等幫扶慰問金2.18萬元及部分米、面、油、大衣等慰問品;協調資金10萬元,為邵店村小學新建了現代化的電教室。
幫扶隊員灑下的辛勤汗水,化成了貧困鄉村的悄然蛻變。昔日的荒山林地,種上了食用菌,建起了豬場,特色種植、養殖發展紅紅火火。市發改委選派的駐村干部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扎根基層,苦干實干,激發了貧困村“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動力,帶領貧困村民正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