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將加大基礎研究 催生更多原創成果
摘要: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今天舉行的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科院將繼續加強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布局,并穩定支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今天舉行的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科院將繼續加強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布局,并穩定支持千名從事基礎研究的拔尖科學家。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取得了光量子計算機、體細胞克隆猴、超導拓撲表面態等一大批重要原創成果。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來的重大成果產出進入了‘井噴期’,一大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戰略性技術與產品相繼問世,我們在一些重要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開始并行、領跑。”
“基礎研究是催生前沿技術或變革性技術的源泉。”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院士介紹,未來,前沿局將加大對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和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
在項目布局方面,未來,中科院將進一步加強對B類先導專項的支持,在項目數量和支持力度上均要有所增加。據介紹,B類先導專項側重于瞄準新科技革命可能發生的方向和發展迅速的新型、交叉、前沿方向,取得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2012年以來,中科院先后部署了三批B類先導專項,目前在研18項,量子通信、腦科學與智能技術、青藏高原、超導電子學和大氣灰霾追因等首批5個專項已通過結題驗收。
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中科院將進一步加強卓越中心建設并鼎力支持北京上海合肥三個國家級科學中心建設。卓越創新中心是“率先行動”計劃的“尖刀連”和“活力之源”。目前,中科院已啟動建設了量子信息、青藏高原、粒子物理、腦與智能、凝聚態物理、分子科學等19個卓越中心,科研水平均處于國際同類機構前列。
此外,在中科院歷史悠久的重點實驗室建設機制上,探索發展新途徑,比如在院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將堅持“末位淘汰”,并且這個評估不只是看中數論文、獎項數,而是更為關注同行專家的意見。
在人才隊伍方面,前沿科學計劃持續穩定支持拔尖科學家,沖擊國際頂尖基礎科學問題。未來,這一計劃還將加大對拔尖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力度。據了解,目前該計劃已經支持了近600位拔尖科學家的創新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間,拔尖科學家的總量預計將增加至1000名左右。
今后,中科院還將通過做好相關國家任務、積極開展大科學裝置的前沿科學研究、深入推進科教融合等工作,進一步催生重大原創成果的產生。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