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新蔡民俗——二月二,剃毛頭
摘要:□晚報記者 王慧玲/文 通訊員 周一渤/圖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剃龍頭”,人們對“剃龍頭”的風俗耳熟能詳。“龍抬頭”這天理發,意喻從
□晚報記者 王慧玲/文 通訊員 周一渤/圖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剃龍頭”,人們對“剃龍頭”的風俗耳熟能詳。“龍抬頭”這天理發,意喻從“頭”開始,煥然一新。
在我市新蔡縣,現在還盛行一種和婚喪嫁娶一樣隆重的“二月二,剃毛頭”的民間風俗。帶著好奇的心情,記者決定在“二月二”前往新蔡進行探訪。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耽誤春節后出去打工或做生意,已經不再拘泥于時日,常在“二月二”之前選一個吉日把頭剃了,記者在“二月二”當日不一定能遇上“剃毛頭”的場景。
據了解,我市著名攝影師周一渤先生10多年前曾對新蔡縣一家“二月二,剃毛頭”的全過程進行過拍攝。于是,3月21日,記者約上周一渤先生一起前往新蔡,在新蔡縣文聯負責人謝石華的帶領下,從尋找當年“剃毛頭”的孩子開始探訪。
一路上,周一渤先生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述了當年他拍攝“二月二,剃毛頭”的故事。
“剃毛頭”舊貌換新。
吹嗩吶,迎干親。
編花辮。
剃毛頭。
傳統、沿襲、變化
時間回溯到2003年的“二月二”。地點是新蔡縣頓崗鄉頓崗村。“二月二”那天那里將有3個兒童“剃毛頭”。
按規矩,當地孩子出生后,頭發要一直保留著,直到孩子6歲,舉行隆重的儀式時才能剃,即“剃毛頭”,也叫“剃喜頭”、“剃龍頭”。若家境不好,孩子6歲時沒條件舉辦隆重的儀式,就要等到孩子12歲時再剃。
至于剃頭的日子,一般放在春節后的二月初二。從二月初一開始,親戚朋友就會從四面八方前來恭賀。“剃毛頭”的主要流程有:貼對聯、花轎接干親、鬧干親、編花辮、剃頭、下河撈盆、送花辮、宴請賓客等,整個過程即喜慶又熱鬧,意在增強友誼、祝福孩子健康成長、早日成才。在所有的活動中都要燃放鞭炮、吹奏嗩吶,還要放一種用鋼筋和鋼管焊制的自裝火藥的鐵炮。有錢人家還要請電影、歌舞之類的團隊演出,有的更是請兩班嗩吶打擂比賽。所有這些都在顯示家庭富足、有面子,更是為了喜慶和熱鬧。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里的人們為了不耽誤春節后出去打工或做生意,不再拘泥于時日,會在春節前后、“二月二”之前選一個吉日把頭剃了。
周一渤告訴記者:“當年我是在二月初一去的。那天,剛下過一場雨。提起‘剃毛頭’的熱鬧和過程,大部分村民都了如指掌,說起來如數家珍。村民們熱情地告訴我,這兩天村里誰誰誰就要‘剃毛頭’了。說著,熱情的村民就領著我到將‘剃毛頭’的人家。我最先被人領到頓崗村第3村民組的楊從斌和黃秀芳家,他們的兒子楊家明那年正好6歲,第二天就要‘剃毛頭’。楊家在村里是大戶人家,家庭殷實,所以‘剃毛頭’一定要辦的,并且還要辦得體面一些。初一這天上午就要有賀客了,待客要持續到第二天的中午。他們家特邀的廚師和嗩吶班已經陸續趕到,連第二天才用的轎子也提前來到了。初一中午和晚間宴請賓客時,嗩吶班要不停地吹,綁在樹上和放在屋頂上的高音喇叭把聲音送出好遠。為了熱鬧,楊家還請來了‘歌舞班子’。”周一渤對當年的情景記憶猶新。
上轎、迎干親、剃頭
“二月二”這天是最熱鬧、最緊張的一天。楊從斌家很早就有人來賀喜,主人則忙著準備去接干親。有人把“剃毛頭舊貌換新”的對聯貼好,把穿飾一新的小家明抱上了花轎。隨著一聲鐵炮轟響,鞭炮齊鳴,迎干親的隊伍出發了。開路的是嗩吶班,后邊依次是“迎”字旗、花傘、彩旗、花轎和貼了雙“喜”字的面包車。
小家明的干媽家住在同一條街上,很近,所以很快就到了。小家明的干爹也要放上一掛鞭炮,以示迎親,然后散上香煙。嗩吶則一直吹著。小家明的干媽把早已準備好的一身新衣服給他換上,再為他掛上一串紅線串起的紅包。小家明的干爹干媽分別坐上面包車和花轎,在又一陣鐵炮和鞭炮聲中從另一條路線被接到小家明的家里。下轎后,相熟的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便給小家明的干爹干媽抹花臉,向農家迎親一樣鬧上一陣子,以示喜慶。
接著便是剃頭。男孩子剃頭要按幾歲找幾個女孩子先把頭發編成幾個小辮子,一個女孩子只能編一個。剃頭師傅也是按歲數找,6歲找6個,12歲找12個。現在為了方便就只找1個。
畢竟頭發從小留了這么長時間,無論大人小孩子都會生出對自己頭發的深厚感情來,當得知要把自己的小辮子都給剃掉,小家明滿心的委屈和不舍。于是,他偷偷跑到離家僅50米遠的學校里藏了起來。眼看離中午越來越近,賀喜的親戚朋友都到了,可就是找不到小家明。他的叔叔好不容易在學校找到他,把他弄了回來,但不一會兒他又跑不見了。
剃頭總是要剃的,小家明最后還是在父母的“軟硬兼施”下不得不就范,但在幾個小姐姐為他編小辮時,還是費了好大的勁。
小家明的父親把蠟燭點上,三炷香敬上,又把紙燒上。頓時,門外鞭炮齊鳴,嗩吶吹起。剃頭師傅開始剃頭。剃頭時的披布是主人家新買的三尺紅布。
下河、龍女、撈盆
頭剃過后便是下河。小辮子剃掉后,和一面新鏡子、一把新電燈、一把新剪子及新的香皂、毛巾等一起放在一個鋪了三尺紅布的新臉盆里。下河撈盆時,臉盆還要放在一個更大的新洗衣盆里,為的是下河時盆便于浮動。這個村的村邊就有一條不小的河流。下河的隊伍中比接干親時多了一張被雙棍抬起的供桌,供桌上放著香、燭、燒紙和4個果盤。河邊,村民楊正學的女兒楊倩剃過頭剛撈完盆回家。遇見楊倩的人們都笑著喊她為“龍女”。
河邊已集聚了好多看熱鬧的人。楊從斌夫婦把一些供品放入河中,剩下的便被孩子們哄搶一空。他們點香、燒紙、磕頭,祝福兒子前途無量,一生平安,之后把盆放入河中。因風大河寬,盆需要有人在岸邊用長竹桿撐控著,以免被風吹得太遠。為了讓嗩吶班吹得時間長一些,撐竹桿的人就故意走得很慢。小家明的干爹在下游等著撈盆。他怕相近的人在他撈盆時把他“鬧”入河里,就把干兒子抱在懷里,在這大冷天里讓人們有所顧忌。果然,人們不敢在他撈盆時與他亂“鬧”了。待盆撈上來后,主人會向人群撒上一通香煙和糖果,又一掛鞭炮響起來,接著是把撈起的東西送到干親家,以示永世修好。之后,大隊人馬回到主人家大宴賓客。
宴席、禮終、人散
“二月二”中午的這頓招待干親的宴席是兩天來最豐盛的。這兩桌男女分開的主席都要放在主人家的正屋吃,每桌都要有7個人相陪,每桌8人,中間還不能退席,表示發財與圓滿。席間,干親還要給一直吹奏的嗩吶班與忙碌的廚師“封紅包”。一般情況下,這兩桌宴席要吃到很晚才散去。至此,一次“剃毛頭”的人生禮儀方告結束。
“中午那頓飯我被熱情的小家明父母留在他家,還被當成貴客,非讓我坐上座。席間,除了24道各類菜肴外還有許多果盤,很豐盛。那天,下起了雪,路面很快白了起來。我帶著些許醉意在低垂的暮色中走在寒冷的風里,并沒有感到涼意。兩天來的體驗使我感到很溫暖。在這片還不算太富足的土地上我看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與所有的人一樣,具有憧憬美好人生的豪放心境,還有平和相處的淳樸與善良。”
周一渤興致勃勃,侃侃而談,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開車來到了頓崗村。10多年間頓崗村已發生很大的變化,記憶中的楊家明家已人去樓空。據說,近些年來,楊從斌的幾個孩子都相繼成家立業,生活更加富足,便在村南街上蓋了寬敞的新房,還在臨街門面做起了生意。
在附近村民的指引下,我們來到村南頭街上一個蛋糕房前,一名中年婦女熱情地詢問我們是否需要訂蛋糕。周一渤問:“你叫黃秀芳吧?你還認識我嗎?”中年婦女楞了一下,仔細辨認后驚喜地喊到:“你是給家明‘剃毛頭’時拍照的周一渤吧?”“正是我啊!”
黃秀芳興奮地將記者一行讓進屋。屋里的兩面墻上貼滿了獎狀。“這都是家明小時候的獎狀,他現在大名叫楊晨。”“家明現在有20多歲了吧?”“是啊,現在上大學了,在黃淮學院讀大二。”
談到當年“剃毛頭”的喜慶場面,大家仍興趣盎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