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補丁
摘要:□王太廣我從記事時起,就沒有與補丁分開過。褂子有補丁,棉襖有補丁,褲子有補丁,書包有補丁,燒飯鍋有補丁,洗臉盆有補丁,帽子、襪子、鞋子有補丁,蒲席、床單、被褥有補
□王太廣
我從記事時起,就沒有與補丁分開過。褂子有補丁,棉襖有補丁,褲子有補丁,書包有補丁,燒飯鍋有補丁,洗臉盆有補丁,帽子、襪子、鞋子有補丁,蒲席、床單、被褥有補丁,就連桌子、房門、屋頂也有補丁。補丁,好像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補丁,是那個年代特殊的標志,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年代,物質匱乏,許多農家婦女,包括我的母親都是“破布補破布,補補過一世”這么嘆息著過來的。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幾乎成了至理名言。無論走到哪里,隨處都可見到穿補丁衣服的人。
每當吃過晚飯,干了一天活兒的母親就要坐在昏暗的油燈下,為我們全家人打補丁。補丁的形狀各異,有圓的、有方的,有正的、有長的,有大的、有小的等各種不規則的幾何圖案。有的衣服上的補丁被磨破了,那就往補丁上面再加一個補丁。有的衣裳一個補丁連著一個補丁,一個補丁套著一個補丁,一個補丁摞著一個補丁,就像老和尚的“百衲衣”。在那個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大人小孩穿的衣服都帶有補丁,自然誰也不恥笑誰。
我小時候的衣服幾乎件件都有補丁,常常為啥時候不穿沒有補丁的衣服而幻想。我上小學四年級時,一天下課時去了趟廁所。回來的路上,我們班的班長賈大毛快步追上我,悄悄地說:“你的褲子露屁股了!”我聞言大驚,下意識地用手一摸,果然屁股后面爛了一小塊,臉刷一下子紅到了耳根。我到教室后不敢離開座位,每堂課起立時都是手捂著屁股,生怕被別人發現。放學后,待同學們都走了,我才急忙跑著回家。
我記得曾穿過一條藍呢子褲子,兩個膝蓋上打著補丁。上課時,手經常不知不覺地摸著它。那個補丁打得很漂亮,打的圖形小,是內補丁,不扎眼,針線匝實細密、不粗糙。摸著補丁,我的手總能感受到母親的氣息,感受到無比的親切和溫暖。
我夜晚在家里寫作業,母親就端著她的針線笸籮,坐在我旁邊借光縫補衣裳。當母親瞇縫著眼紉針時,紉啊紉,總是紉不上,母親不由自主地唉嘆:“人老了眼花,不服不中呀!”母親讓我替她紉針。我放下手中的筆,接過母親手中的針和線,兩眼盯著針眼,一次穿線而過。
改革開放后,隨著物資的極大豐富,補丁逐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近年來,偶爾看到年輕人穿有補丁的衣服——那不是爛了才補的,而是專門弄爛的。那是一種新潮,一種時尚。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