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7歲老兵的抗戰記憶
摘要: “馬大爺,您這身體比我們都好,兒女們有福氣?。 薄巴写蠹业母?,我的日子過得好著呢!”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通訊員 陳勝 文/圖
馬天福展示自己的抗戰故事。
“馬大爺,您這身體比我們都好,兒女們有福氣啊!”“托大家的福,我的日子過得好著呢!”昨日上午,家住市幸福街的居民看到馬天福推著小車出門時都熱情地打招呼。馬天福是個有故事的人,大家都喜歡和他聊天,聽他講述過去的故事。
青年時期被抓入伍
家住驛城區南海街道南海社區的馬天福今年97歲,老家在平輿。老人育有5個子女,目前兒孫滿堂。
提起馬天福,家住南海社區的居民無人不知。馬天福性格開朗,說話彬彬有禮,和鄰居們相處十分融洽。“這老爺子有福氣,都快100歲了身體還那么硬朗,我們這些晚輩都自嘆不如。”鄰居們說。
“那時候家里窮,世道亂,稀里糊涂就被抓去當兵了。”坐在練江社區門口,老人又回憶起了往事,一些居民紛紛圍過來,認真聆聽。
1940年,馬天福被國民黨的部隊抓去當壯丁。“當時很多人逃跑,我也跟著他們跑。”馬天福回憶,他們逃跑途中遇到了國民黨的部隊,被押到汝南師管區,后又從師管區送到了甘肅,分在了國軍76軍。由于離家太遠,馬天福再次離開,結果在西安被保安隊抓住。
逃兵都是要被處決的。被抓后,一個叫唐漢成的副團長看他機靈,就留下他當勤務兵。后馬天福隨部隊回到河南洛陽,被分在國軍14軍85師225團,平日跟副團長去接兵。
參加洛陽保衛戰
1944年5月5日,日軍攻擊龍門,洛陽保衛戰打響。
駐洛陽中國守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5軍和第14軍1.8萬名官兵,守城21天,在部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僅2000多人突圍。歷時21天的洛陽保衛戰,裝備落后的中國守軍英勇抗擊機械化裝備的日軍精銳之師,擊斃打傷敵人萬余人。
對于參加洛陽保衛戰,馬天?;貞?,1944年,日軍打過來時部隊駐扎在洛陽市伊川縣的白沙鎮,團長集合隊伍講話時炮聲不斷。部隊第二天趕到洛陽龍門。當部隊正過河時,幾架日軍飛機飛過來,往東邊的村子扔炸彈。馬天福和戰友們在龍門陣地打了兩天,后來往西退,半天后再次與日軍交戰。
這一仗打了7天7夜。在第七天夜里,日軍突襲。天亮時,馬天福看到,一個連隊的戰士只剩下十幾個人,有一個副團長的手臂被炸掉了,血肉模糊。后來,大家把剩下的炮彈掩埋撤退,經寶雞到漢中后部隊才駐扎。
時隔多年,馬天福至今還記得,那段時間下了好幾天的大雨,把窯洞都淹了,部隊不斷把傷員轉移進洛陽城,許多人抬回來的時候已經沒氣了。
感恩幸福生活
馬天福后來被調到重慶,在那里待到日本投降。由于不愿意內戰,他離開隊伍回了老家,后到食品公司上班,一直到退休。
在老人上班期間還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上世紀80年代,他收到從廣西寄來的一封信,同時還有一份300元的匯款。因為在那邊沒有親戚,他沒有打開,想通過單位退回去。馬天福的同事說,既然寫著你名字,單位也對,你就領吧。單位當時還給他蓋章、出證明,把匯款領了出來。
后來馬天福才知道,給他匯錢的是以前的老戰友。當年他從重慶走的時候,戰友連洪恩留在了重慶。分別的時候,他把自己的金戒指送給了對方。沒想到多年后這位老戰友一直沒忘記,還特意寄錢過來。
幾枚抗戰紀念獎章是馬天福最珍愛的物品,他常常佩戴在胸前。
從外表看,馬天福根本不像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馬天福說,國家和政府沒有忘記他,給他發工資、發補貼,還常有人前來看望,他這輩子真是享福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