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教育 綜合新聞

調查:工作后你給父母生活費嗎?

2018-03-08 09: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yss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漫畫:張建輝  日前,重慶一女子因放棄父母給安排的工作,被要求每月給父母1000元生活費。這一消息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覺得年輕人工作后不該“啃老”,給父

漫畫:張建輝

  日前,重慶一女子因放棄父母給安排的工作,被要求每月給父母1000元生活費。這一消息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覺得年輕人工作后不該“啃老”,給父母生活費是應當的,也有人覺得沒必要給父母生活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680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6.5%的受訪青年給父母生活費,58.5%的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應該給父母生活費。關于年輕人回饋父母的其他方式,24.8%的受訪者建議逢年過節給父母買禮物、包紅包,19.5%的受訪者建議多抽出時間陪伴父母。

  調查中,90.5%的受訪青年已經工作,9.5%的受訪青年還沒有。52.4%的受訪青年和父母住在一起,47.6%的受訪青年不住在一起。

  58.5%受訪青年認為給父母生活費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90后青年曹凱(化名)2015年大學畢業,現在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和父母同住的他每月發工資后,留下自己的日常生活費用,剩下的錢都交給父母。

  今年27歲的崔靜在天津從事會計工作。入職已經3年的她每月會給父母1000元生活費,“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住在家里面得適當表示一下”。

  楊軼的老家在沈陽,去年研究生畢業,現在在銀行做管培生。他坦言,由于剛工作不久,到手的工資還不是很多,扣除房租、交通費還有約會開銷等,每月剩不下什么錢,也就沒有多余的錢給父母了。

  調查顯示,56.5%的受訪青年給父母生活費,22.7%的受訪青年不給,20.8%的受訪青年表示不一定。交叉分析顯示,和父母同住的青年中,62.1%的人給父母生活費,這一比例高于不與父母同住的受訪青年(50.3%)。

  曹凱告訴記者,他身邊給父母生活費的人并不少。“據我了解,有一些人給是因為父母要求,也有人是自己主動給。但我感覺,就算父母提出來要生活費,一般也不是真的要花孩子的錢,可能是擔心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想替他們存錢。”曹凱說,他有個朋友是自由職業者,父母每月會向他要一些錢,去年朋友買車手里錢不夠,他父母就出了錢。

  調查顯示,54.2%的受訪青年發現年輕人給父母生活費的現象普遍,38.4%的受訪青年覺得不太普遍,2.5%的受訪青年沒有發現這種現象,4.9%的受訪青年不清楚。37.0%的受訪青年覺得讓孩子交生活費的父母多,51.9%的受訪青年覺得不太多,4.5%的受訪青年回答沒有。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陳志林認為,如果年輕人和家人一起生活,應該力所能及地分擔家里的開支,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年輕人的責任意識和感恩意識。關于父母向孩子要生活費,他認為,如果父母年邁喪失勞動力,孩子理應盡到贍養義務,但如果父母收入穩定,找孩子要生活費有時是管控欲望在作祟。

  曹凱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理財意識,也不會管錢,“我留的錢夠平時買東西和聚會開銷了,剩下的索性就都給我媽了。我每次都說讓她拿著買點東西,但據我所知,她沒花過,反而是幫我買了理財”。

  崔靜覺得年輕人工作后,應該適當給父母一些生活費,這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方式,也能體現一個人長大獨立了。“我覺得給多少都無所謂,根據自己和父母的情況來定就好”。

  對于是否該給父母生活費,調查中,58.5%的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應該給父母生活費,這是孝敬父母的表現;29.0%的受訪青年覺得給父母生活費可以讓父母幫著存錢,避免花錢大手大腳;24.3%的受訪青年覺得不一定要給錢,有很多其他回報父母的方式;21.2%的受訪青年認為要看父母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就不用給;11.8%的受訪青年覺得沒必要給,一家人談錢太生分。

  “孩子給父母的永遠比不上父母給孩子的,所以沒有必要糾結該不該給父母生活費。”陳志林認為,年輕人力所能及地分擔家庭責任就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情感慰藉和表達。“當然,表達愛的方法有很多種,多給父母買一些經濟實惠的東西,多帶給父母快樂,這遠比生活費還要珍貴”。

  受訪者建議通過買禮物、抽空陪伴來回饋父母

  在天津做行政工作的駱玲玲沒給過父母生活費。在她看來,給生活費的方式多少有點見外。雖然她平時不給父母生活費,但會在父母過生日時給他們買禮物。

  “去年春節,我還帶爸媽一起去三亞旅行,所有的錢都是我出的。而且我平時不在家,逢年過節回家會盡可能多地陪父母,陪我媽逛逛超市,跟我爸一起看球賽。”駱玲玲說,有人覺得給父母錢就是盡孝心了,可是如果每月只往父母卡上打錢,從來不回家陪父母,也不能算孝順。“我覺得回報父母不能只講錢,還有很多其他方式”。

  “父母把我們培養成人,我們怎么回饋父母都不為過。”楊軼說,自己首先要實現經濟獨立,收入提高后每月給父母寄錢,此外,還要盡可能多地關注父母的身心健康,在精神上給父母慰藉。“比如我爸之前不會用微信,每次回家我跟他說在朋友圈上看到的消息,他都覺得很新鮮。我就用假期時間教他用微信。他不會拼音,我就特意把他手機給調成了手寫輸入法,還把家人的微信號置頂。我平時也會分享一些好玩的內容給他們,讓他們多了解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

  還有哪些回饋父母的方式?調查中,24.8%的受訪者建議逢年過節給父母買禮物、包紅包,19.5%的受訪者建議多抽出時間陪伴父母,16.0%的受訪者建議帶父母出門旅行或定期帶父母體檢。其他建議還有:負責家里水電費等日常開銷、耐心與父母溝通、關注父母的身體狀況、給父母買保險、帶父母多接觸當下社會以及關注父母的心理等。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為人子女,肯定是要懂得孝順父母。但是孝順并不等同于用金錢物質回報。”陳志林表示,有人認為給父母點錢,給父母買件衣服,讓父母吃好、穿好就是盡孝,但最大的孝敬莫過于兒女本分為人、堂堂正正做事。“所以我認為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應該多給予他們精神層面的關心,要知道精神贍養往往比物質贍養更重要。父母需要孩子的陪伴,需要孩子陪他們坐著聊聊天,需要孩子陪他們吃吃飯,需要孩子常回家看看”。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国产一级毛片卡|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亚洲sss视频| 欧美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黄网站| 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不卡|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2020天天干| 国语free性xxxxxhd| poren日本|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 两性午夜欧美高清做性| 日本按摩xxxx|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欧美日韩国产剧情|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四虎影院最新域名|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91香蕉成人免费网站|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tom39你们会回来感谢我的|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视频| 日本在线www| 久久国产色av|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欧美bbbbb|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