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
摘要: 征稅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句“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征稅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句“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引來廣泛關注。從民間廣泛提議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一輪提高個稅起征點的靴子,或將落地。
每一次提升起征點,都會惠及不少人,但隨著全社會收入水漲船高,優惠面又會不斷縮小,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7年沒調起征點,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又有了新的“稅收焦慮”。焦慮就是焦點。這屆兩會上,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聊起個稅那些事兒。丁磊委員“曬”了員工賬單,董明珠代表算了家庭教育賬,都關注著個稅起征點,指向公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據財政部統計,2017年個人所得稅同比增18.6%。個稅增速連年跑贏人均收入增長,這一方面說明更多中國人富起來了,個稅稅基不斷擴大,同時也在提示:要實現調節收入的初衷,個稅稅制應該與時俱進。
縱觀歷次個稅起征點調整,將扣除標準與城鎮居民住房、教育、醫療等情況結合起來考慮,保證普通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響,是確定起征點的基本考量之一。這一次,則更進一步。“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的新提法,也意味著或將有范圍更大、實惠更多的個稅抵扣。
事實上,一部個稅起征點的調整史,就是一部中國人逐漸富起來的歷史。1980年,改革開放伊始,個人所得稅起步,當時的費用扣除額標準是800元。但彼時,我國職工月平均工資才64元左右,交稅的主要是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到了1993年,國內公民正式開始交個稅,但月薪能達到800元的也不過1%上下。但到了2004年,60%的人月薪達到800元以上,正是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助推了經濟高速發展,也讓個稅改革駛入快車道,才有了2005年、2007年、2011年三輪密集的個稅調整。
這一次,個稅起征點能提到多少?答案還沒揭曉。根據稅收法定原則,調整起征點必須進入立法程序,需要科學論證,也會根據征求意見適當調整。但根據以往經驗,可以確定的是:交納個人所得稅的人群將減少不少。比如2005年個稅調整后,當年征稅人群減少到26%;2011年,納稅人群降低到7.7%。還可以確定的是:交的稅少了,錢袋子鼓了,消費自然更有底氣。起征點的提升,將直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也能間接增加對勞動者的激勵,提升就業率。
起征點的提升,無疑有助于中等收入群體的壯大,但值得重申的是,分好財富的蛋糕,起征點并非提得越高越好,而應在公平與效率的最優解處下刀。一方面,國家財政與個人財富之間需要平衡,國家財政是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某種意義上講,把稅金花在刀刃上,惠及全體人民,比收稅更為重要;另一方面,為了讓個稅真正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起征點也需要根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理性確定,讓實際經濟福利向中低收入者傾斜。除了調準個稅起征點,落實個稅抵扣,乃至降低間接稅稅率,都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財稅體制改革不是解一時之弊,而是著眼長遠機制的系統性重構。更精細地計量公眾真實可支配收入,讓征稅關注“賬面”,更關注“全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責任編輯:yyy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