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購買“靚號”受騙 專業“靚號”賣家詐騙落網
摘要: 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手機號碼只是一串方便溝通的數字,但對于一些生意人來說,小小的手機號碼卻有著“大學問”,“8888”“9999”“66
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手機號碼只是一串方便溝通的數字,但對于一些生意人來說,小小的手機號碼卻有著“大學問”,“8888”“9999”“6666”這樣的吉利號碼在生意往來時不僅給生意伙伴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更寓意著自己的生意更加興旺。然而,近日,新疆伊寧市7名市民因購買“靚號”,先后被騙一萬七千余元,幸得民警及時抓獲嫌疑人挽回了損失。
相識“靚號”賣家 挑倆號碼付3000
2017年底,伊寧市民帕先生在某大廈辦理業務時,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專業“靚號”賣家。這位“靚號”賣家告訴帕先生自己叫巴浩爾,是某公司經理,可以辦理手機“靚號”,在二人互加微信三四天后,帕先生收到巴浩爾發來的四個手機號碼,經過挑選,帕先生相中了其中兩個。
巴浩爾要求帕先生以微信轉賬的方式支付他2500元,帕先生想都沒想就將2500元錢以微信轉賬的方式轉給了對方。
幾天后,巴浩爾約帕先生見面,要求帕先生再支付500元,在現場收到500元現金后巴浩爾用手機拍取了帕先生的身份證,稱是用于辦理入網手續。
三天后,帕先生再次見到巴浩爾,見對方一直沒有給自己手機卡,帕先生便詢問巴浩爾“靚號”什么時間可以辦好,并表示如果再不辦理,將去公司投訴他。
巴浩爾見狀,連連表示次日就可辦理好。
“靚號”賣家玩失蹤 受害人報警嫌犯落網
幾天后,帕先生發現巴浩爾的電話打不通了,自己的微信也被巴浩爾拉入了“黑名單”。
帕先生立即趕到巴浩爾工作的公司,聽到“巴浩爾”這個名字,公司員工表示,這名小伙兒早在一個月前就辭職了,根本沒有機會辦理“靚號”。聽到這個消息,帕先生懵了,慌忙來到伊寧市公安局圩其達勒瓦孜派出所報警。
接到報警后,警方根據線索立即進行追查,最終鎖定了嫌疑人。
兩日后,民警在霍爾果斯市將嫌疑人巴某成功抓獲。
經調查,“巴浩爾”并非巴某的本名,只是他的一個綽號。巴某交待,自己于2017年11月5日從公司辭職。辭職后,巴某依舊在微信朋友圈及各類微信群中發送自己可以辦理手機“靚號”的廣告,通過這些廣告有不少“微友”加自己為好友,并咨詢辦理“靚號”。
在2個月的時間內,巴某共收取7人辦理“靚號”的定金共計17500元。為使“買家”確信自己的辦號能力,巴某要求買家們以微信發送身份證照片或將身份證復印件放在某小商店。
因自己已辭職無再辦理業務的能力,巴某每次遇見“買家”催促,便以“暫時辦不下來、被其他人已經預定了、再等等”之類的理由搪塞“買家”,之后再將“買家”的微信拉入黑名單,讓對方聯系不到自己。
巴某稱所騙取的17500元,已被自己揮霍一空。根據巴某的供述,民警們找到了其他6位受害人。
目前,巴某的母親已退賠7位受害人被騙的錢款。
此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記者 潘從武)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