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網絡詐騙主要受害者 易掉入刷單兼職陷阱
摘要: “網絡詐騙”上當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了解到,“80后”&ldqu
“網絡詐騙”上當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了解到,“80后”“90后”漸成網絡詐騙受騙“主力”,“90后”最容易掉入網購、刷單、兼職等網絡陷阱。
烏魯木齊市民陳某報警稱,他收到一條10086發來的充值話費短信,點擊鏈接網址,頁面顯示出手機充值網站,他選擇充值200元并填寫了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一分鐘后,他收到驗證碼,便在手機充值網站上輸入這個驗證碼,但網站顯示充值失敗。很快,他收到銀行的扣款通知,顯示其銀行卡被扣款3899元。
據烏市反詐騙中心統計,網絡類詐騙主要包括網絡購物、刷單、兼職、辦理各項業務、冒充老板詐騙財務人員等。按照年齡分類,網絡受騙上當者中“90后”高達49%(其中包括部分“00后”),“80后”“70后”“60后”分別占40%、8%、3%,“80后”“90后”約占受騙用戶的9成,而這個群體正是目前網購的主力軍。
烏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馬曉劍說,具有一定上網能力,上網時間較長又缺乏足夠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是網絡詐騙的主要對象和主要受害人群。社會經驗缺乏、賺錢愿望過于急切,是“90后”在網絡上被騙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烏市反詐騙中心自2017年1月成立以來,截至2018年1月10日,共止付凍結涉案資金2000余萬元,返還資金372萬元。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