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極寒高鐵擦亮“千里眼”
摘要:原標題:他們為極寒高鐵擦亮“千里眼” 2月21日,大年初六,凌晨1時,位于哈西的哈爾濱動車所檢修庫內燈火通明,16組動車組在地庫內排列整齊。哈爾濱電務段列
2月21日,大年初六,凌晨1時,位于哈西的哈爾濱動車所檢修庫內燈火通明,16組動車組在地庫內排列整齊。哈爾濱電務段列控車載設備車間ATP檢修工區副工長閆亮走進駕駛室,打開ATP機柜,把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與之接入,輕點鼠標,記錄這趟高鐵運行的“黑匣子”里的數據就拷貝成功了。
下載數據后,閆亮帶回機房,通過回放高鐵運行信息,分析本趟動車組是否有超速、存在故障等問題。
ATP全稱為“列車超速防護系統”,也被稱為高鐵上的“導航儀”,和汽車導航儀僅能指引方向不同,高鐵導航儀功能更加強大,可以通過安裝在車底的天線,自動接收前方線路狀態、限速等信息,實現動車組實時追蹤、人機互控等功能。例如當高鐵比允許速度超速5公里時,動車組會自動降速,讓春運期間全線運行在極寒天氣下的哈大、哈齊高鐵更加安全。
這里也被稱為動車的4S維修店,為保證極寒高鐵導航儀的靈敏銳眼,每趟高鐵動車組出發前都必須在這個ATP檢修車間里進行導航儀的健康體檢,核驗合格才允許再出發。
“現在高鐵速度快,如果僅憑肉眼和人體反應去維持列車運行有安全隱患 ,汽車開到時速100公里,看到紅燈再踩剎車就已經來不及了,高鐵時速可是在250公里以上,憑肉眼去判斷制動距離更做不到,所以高鐵導航的出現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從事檢修作業6年的閆亮生動地比喻說。
該車間有59人,平均年齡32歲,都是大專以上學歷,高科技含量讓閆亮的車間成為“精英班”。“能來這個工區工作,必須是高級工以上,我們車間工人技師有40多人,高級工人技師有近10人。”車載設備車間主任王曉亮頗為自豪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技術含量雖高,可檢修過程卻一點也不輕松,一組動車組上有兩套“導航儀”,包含天線、顯示器、速度傳感器、軌道電路天線等80多個部件。閆亮和工友們每天要承擔67組動車組的“導航儀”共5300多個部件的檢查任務。
今年春運,哈爾濱鐵路部門動車組開行頻率大,白天、夜間都要上線運行,只要動車組回庫,檢修工區要隨時檢修,因此,全工區分成三個小組,24小時輪流上崗,平均檢查每套系統近2個小時,動車庫內的每一天都是不眠夜。
檢修工作分為車上檢修和車下檢修,在車上檢修時閆亮就像一個白領,用筆記本電腦下載數據、檢測顯示器性能。可到車下閆亮就變成了“泥人兒”。每當動車組裹著一身冰雪回庫后,閆亮都要穿上雨衣,鉆進地溝內,頭頂上是動車組底盤融化后的雪水,淅淅瀝瀝地像下雨一樣,閆亮還要掄起手錘去砸冰除雪,檢查被凍成冰坨的天線設備。
“我們這個工作最重要的是細心,車底螺絲是否移位、電纜接頭是否松動,不敢放過一個細節,比如說動車底盤的天線,運行時很容易被冰塊砸出裂紋,如果沒發現,可能就影響列車信息傳輸,造成安全隱患。”王曉亮說。
為了保證檢修精細度,閆亮他們要求使用一種錄相手電筒,每檢查一個部件時,錄相都會實時傳送給后端的分析室,有專人在屏幕上同時查看,一人檢修變成二人檢修,保證檢修過程的精準。
在相對輕松的分析室,分析員王闖正在核對閆亮下載的數據,他把數據導入電腦,高鐵在運行中何時停車,何時限速都一覽無余。“這是個譯碼設備,可以把動車數據轉換成顏色視覺信號,我們從這里能看到動車組設備有沒有故障,可以及時處理。”這是王闖今晚核驗的第70組數據,平均每組要10分鐘,最多時,他一天要核驗100多組數據,近16個小時都要坐在電腦前。
“有人形容ATP是動車組的千里眼,那我們就是動車組的眼科醫生,每趟動車回來都要回到這個車間接受我們的體檢,發現問題要連夜會診,如果健康,就給它發一張‘體檢’合格證,讓動車組保持最佳狀態上線運行。”對于自己的工作,王曉亮言語之間很驕傲。
(科技日報哈爾濱2月22日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