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寨村傳頌暖心故事 貧困村民立志年年有余
摘要:晚報記者 許 靜通訊員 曹起超 文/圖屈海云分到的魚。2月18日中午,農歷正月初三,記者來到確山縣任店鎮胡寨村采訪。正趕上午飯時間,老鄉們十分熱情,紛紛邀請記者到家中吃
晚報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曹起超 文/圖
屈海云分到的魚。
2月18日中午,農歷正月初三,記者來到確山縣任店鎮胡寨村采訪。正趕上午飯時間,老鄉們十分熱情,紛紛邀請記者到家中吃飯,說:“大過年的,來的都是客,添客加雙筷子,有啥吃啥,不能見外。”盛情難卻,記者隨同村黨支部書記孔偉,走進屈海云家做客。
屈海云是胡寨村小莊組居民,今年42歲,因有殘疾,至今沒有成家,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他母親今年69歲,也有殘疾。這樣的家庭,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正因為此,他們家在脫貧攻堅展開之后,就被村里定為重點幫扶的貧困戶。
正值春節,屈海云家當天的午飯比較豐盛:一筐白面饅頭、一盤煎豆腐、一盤酸白菜、一盤紅燒肉,最搶眼的是一條薄山湖松針鰱魚。這條鰱魚足有3斤重,肉質鮮亮,未及動筷,早已滿室魚香。
屈海云一邊勸酒夾菜,一邊說,今年是他過得最肥的一年。村里開展脫貧攻堅,對貧困戶落實各項扶助政策、組織各種慰問救濟活動、招引許多扶貧項目,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培養貧困戶的致富能力。對他和母親這樣身有殘疾的貧困人員關愛有加、重點幫扶。說到此,他已熱淚盈眶,指著盤中的松針鰱魚告訴記者:“這魚,就是村里和林森木業公司在大年三十那天送來的。”
見屈海云聲音哽咽,黨支部書記孔偉接過活茬,向記者講述了村“兩委”聯合林森木業公司,給村中貧困戶送魚的故事。
林森木業公司位于胡寨村小莊組,是一家生產環保生態板的民營企業。近年來,依靠胡寨村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特別是2017年依托村扶貧車間項目,林森木業公司創造了良好的業績,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作為回報,企業對村民尤其是貧困村民廣施愛心,盡力扶持,吸納村中20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帶動村中22戶貧困戶增加收入。
眼看春節將至,胡寨村“兩委”和林森木業公司都開始考慮救濟慰問貧困鄉親事宜。雙方經過商量,很快達成一致:由村“兩委”提供困難人員名單,林森木業公司拿出近2萬元資金對他們進行慰問。買什么慰問品呢?雙方經過合計,決定購買薄山湖松針鰱魚,既做年貨,又突出年年有余之意。方案一出,立即行動。于是,從去年臘月廿六至三十,900公斤松針魚被分別送到全村55戶困難群眾家中。
村“兩委”和企業的暖心之舉,讓受助者和全村群眾大為感動。大家紛紛表示,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勇做脫貧攻堅先鋒。
屈海云激動地對記者說,自己和母親雖然身有殘疾,但也絕不坐等救濟,過了年,將尋找力所能及的活兒,打工掙錢、自食其力,力爭早日脫貧,實現年年有“魚”!他一邊說,一邊拿起筷子為每個人夾了一塊魚肉。記者將之放入口中,不由驚呼:好香!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