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鴨湖畔感受濃濃年味兒
摘要: 見習記者 鄧丹華貼門神、吃餃子、給長輩磕頭……四世同堂吃團圓飯,汝南縣宿鴨湖街道黃廟社區大董莊村民劉國斌一家把春節過得有聲有色。春節期間,記者采訪了
見習記者 鄧丹華
貼門神、吃餃子、給長輩磕頭……四世同堂吃團圓飯,汝南縣宿鴨湖街道黃廟社區大董莊村民劉國斌一家把春節過得有聲有色。春節期間,記者采訪了85歲的劉國斌老人及他的家人。在他家里,記者目睹了春節文化的傳承,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記者走進他家,看到兩個孩子在大門口放鞭炮,門口掛起了大紅燈籠,紅色大門上貼上了“福”字,主房、東西廂房也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
劉國斌老人指著正在包餃子的兒媳和孫媳笑著說:“她們年前被評上了‘好婆婆’、‘好媳婦’。我們家過年沿襲了過去的習俗。三十和初一吃餃子,一定要吃‘元寶餃和面條。‘元寶餃’就是‘錢’,‘面條’就是‘線’,用線連著錢免得掉了,聚財的意思。”
劉國斌的大兒媳把一枚一角的硬幣包在餃子里。劉國斌老人說:“餃子里放硬幣,這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豫南過年包餃子要包三樣,第一是麩子,寓意幸福;第二是錢,求財;第三是糖,甜蜜。而我們這個地方是包硬幣,寓意吃硬幣新的一年運氣好。”
記者發現正屋的地上放著兩個坐墊,很是好奇。老人看著記者一直盯著那兩個墊子,笑呵呵地說:“那是我們家晚輩給長輩磕頭用的。”
“劉科,我讓你準備的火盆,準備好了嗎?”劉國斌對一名男青年說。“放心吧,爺爺,準備好了,放在廚房了,明早,我保證把火生得旺旺的。”老人的孫子劉科說。老人說,這也是他們家族的傳承,每年初一早晨,他們家就要生一盆火,且火生得越旺越好,寓意生活越過越紅火。還有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歲、初一家族里大拜年等都是不可少的。”
采訪結束,已是下午5時許,劉國斌老人家的團圓宴準備齊了。記者望著他們一大家人忙碌的身影,相信他們家的生活一定越過越紅火。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