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31省份全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環保部將實時監控人類干擾活動
摘要: 原標題:年底前31省份全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京津冀3省(市)、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已經通過了國務院的審批。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
原標題:年底前31省份全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京津冀3省(市)、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已經通過了國務院的審批。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程立峰今天稱,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其余16省份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并將通過建設監管平臺,實時監控人類干擾活動,發現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行為,并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2017年1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程立峰今天在媒體通氣會上說,北京市等15省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約61萬平方公里,占15省份國土總面積的1/4左右,主要為生態功能極重要和生態環境極敏感脆弱地區,涵蓋了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濕地公園等各類保護地,基本實現了“應劃盡劃”。北京市等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共涉及291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縣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平均占比超過40%。
程立峰說,環保部、發改委將督促指導山西等其余16省份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按要求最終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
目前,發改委已批復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總投資2.86億元,土建前期工作已展開,預計2020年年底前建成。程立峰指出,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將依托衛星遙感手段和地面生態系統監測站點,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監控網絡,獲取生態保護紅線監測數據,掌握生態系統構成、分布與動態變化,及時評估和預警生態風險,逐步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機制,對生態保護紅線實施嚴密監控和嚴格保護,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據透露,下一步,環保部與發改委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及時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在重要位置和拐點豎立標識標牌,實現生態保護紅線準確落地。同時,抓緊研究制定生態保護紅線嚴守政策,根據生態功能定位,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差別化的用途管控、準入清單、生態保護補償、評價考核等政策措施,最終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記者 郄建榮)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