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丈夫 孝敬老人 她用愛守護一個家
摘要: 晚報記者 景中原通訊員 肖喜鋒 文/圖李金葉在喂丈夫吃飯。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社會離不開家庭和諧。有人說,家是心靈的歇息地,家是生活的加油站,家是快樂
晚報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肖喜鋒 文/圖
李金葉在喂丈夫吃飯。
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社會離不開家庭和諧。有人說,家是心靈的歇息地,家是生活的加油站,家是快樂的安樂窩,家是煩惱時的出氣筒。總之,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去年家住上蔡縣蘆崗街道臥龍崗社區豐華苑小區的李金葉所在的家庭,獲得上蔡縣第三屆十佳“最美家庭”稱號。
今年55歲的李金葉,1984年和丈夫郭華喜結連理,育有一兒一女。
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李金葉在上蔡縣電影公司工作,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多次獲得省、市和系統內先進個人稱號。李金葉2005年被省文化廳表彰為優秀農村電影放映員,2006年被文化部辦公廳評為優秀電影放映員。目前,李金葉退休在家。
夫妻同心,患難與共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李金葉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2006年底,禍從天降,她的丈夫郭華因患腦梗塞及腦干縮型瘤成了“植物人”。當時親戚幫忙照看著郭華,李金葉一面去籌錢,一面聯系鄭大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會診,得到的消息非常不樂觀。于是,李金葉帶著郭華到北京天壇醫院治療。經過治療,郭華的病情好轉,后轉院進行后續康復訓練。孩子們放假回來,幫李金葉做家務,幫父親按摩,協助父親學習走路、吃飯、說話。經過全家人的努力,郭華終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正當一家人覺得生活走上正軌之時,禍不單行,2013年郭華因突發腦出血住院。住院期間,郭華無法吃飯,需要打流食,李金葉學習打流食喂愛人吃飯。當時兒子勸她歇一歇,自己來照顧,她放心不下拒絕了。病情有所好轉后,郭華被轉到康復醫院進行治療。
為鍛煉丈夫的語言功能,李金葉買了一套音響,每天像老師教育小學生一樣,陪丈夫唱戲、唱歌、念詩,雖然很辛苦,但很幸福。
有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12年的艱辛,4000多個日日夜夜,李金葉人累瘦了,眼睛哭壞了,自己也落下了疾病,對丈夫的愛,對家庭的責任感卻沒有絲毫的動搖。
回憶起當時的艱難,李金葉說,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了,醫生每次讓簽字,自己都是提心吊膽的。但是為了丈夫,為了孩子,自己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家庭的重擔扛起來,不拋棄、不放棄。
教育子女,孝敬老人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幸福家庭的基石。
李金葉的公公婆婆在世的時候,李金葉跑前跑后,悉心照顧他們,別人都說她不是兒媳婦,是親閨女。對于自己的父母,李金葉經常陪他們吃飯,有時還外出旅游,逢年過節給老人買禮物,遇到老人生日,李金葉一定會去探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李金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教育孩子,樹立了“孝”的榜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郭華生病期間,花費很大,郭華所在的單位郵政局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女兒郭佳佳考上大學,單位送去了助學金。郭佳佳知恩圖報,積極幫助郵政局送快遞,無論寒來暑往、刮風下雨,她都準確及時地完成任務,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并被新聞媒體報道過。每次提起這段經歷,李金葉既心疼,又感到欣慰和自豪。如今李金葉的兒女大學畢業都有了工作,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孝順懂事。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