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更聽老師的話
摘要:中國國際幸福學研究院院長 林玟瑩 編者的話:常有家長抱怨:“為啥孩子這么難管,說什么都不聽,但老師說的話卻非常管用。”其實,孩子不聽話,并非家長沒權威,
中國國際幸福學研究院院長 林玟瑩
編者的話:常有家長抱怨:“為啥孩子這么難管,說什么都不聽,但老師說的話卻非常管用。”其實,孩子不聽話,并非家長沒權威,而是教育方式沒得到孩子認同。不妨看看幼兒園老師的五大原則,效果事半功倍。
原則一:有錯必罰
場景: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老師堅持讓孩子自己收拾,不代勞。若孩子不收拾,就取消接下來的活動或終止玩具使用權,讓孩子認識到錯誤。
老師提醒:和孩子一起制定規矩,犯錯后必須接受懲罰,不能朝令夕改,今天心情好或不舒服就取消懲罰,否則對孩子沒有威懾力,長久下去就不聽話了。
原則二:罰前必警告
場景:孩子邊吃邊玩碗里的米飯,老師發現后立即制止,并告知孩子這么做是浪費糧食的表現。若孩子依然故我,老師立即終止其進餐,不管有沒有吃飽,都要離開餐桌以示懲罰。
老師提醒:有時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犯錯,家長要及時終止錯誤行為,告知這么做不對,予以警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給其改正機會。
原則三:明確懲罰原因
場景:孩子總愛在洗手池邊玩水,老師會勒令停止,并讓孩子明白浪費水是不對的。若孩子很想玩水,老師會與孩子約定玩水的時間和地點,并告知不能浪費。
老師提醒:懲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若孩子沒有認識到,懲罰就是無效、沒有意義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懲罰,只會增加逆反心理,所以懲罰時必須說明原因。
原則四:明確懲罰起止時間
場景:老師讓孩子面壁思過時,會告知時長,這段時間內不能做任何事。結束時,告知這次懲罰結束,下次再犯,懲罰時間增加2分鐘。
老師提醒:懲罰孩子時,要告知起止時間、懲罰內容。懲罰結束要明確告知,避免孩子一天都膽戰心驚。
原則五:給孩子辯解的機會
場景:當孩子打架了,老師不會上來就責罵或懲罰。如果不弄清楚原委會冤枉孩子,有時孩子打架僅僅是出于自衛。如果確實是孩子主動挑起事端,老師也會耐心了解原因,再決定是否懲罰。
老師提醒:有時孩子犯錯是無意識的,不要一上來就批評,盲目定罪。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避免冤枉。▲
有幾種懲罰方式有趣又有效。
1.“金箍棒”懲罰。戒尺是教書先生的懲罰工具,老師會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把戒尺,采用柔軟、輕盈的材料。和孩子約定,欺負小朋友、小動物、亂扔垃圾時,可以用“金箍棒”打手心以示懲罰。
2.沒收心愛之物。老師會和孩子約定,亂扔玩具、衣服、食物時,可以沒收心愛的玩具作為懲罰。若孩子表現良好,第二天物歸原主。
3.將功贖罪。如果孩子把牛奶灑得滿地都是,老師會讓孩子自己打掃干凈,不僅可以將功贖罪,還能鍛煉動手能力。▲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