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鴨湖畔趕年集
摘要: 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市民正選購水產品。本報訊 “老板,買10斤鯉魚、10斤草魚、5斤鯽魚。”2月7日上午9時,汝南縣宿鴨湖街道劉大橋橋頭水產市場熱鬧非凡。肥美
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
市民正選購水產品。
本報訊 “老板,買10斤鯉魚、10斤草魚、5斤鯽魚。”2月7日上午9時,汝南縣宿鴨湖街道劉大橋橋頭水產市場熱鬧非凡。肥美的草魚、張牙舞爪的螃蟹、圓圓的甲魚、近一米長的鲇魚、時而躍出水面的大鯉魚等水產品琳瑯滿目。前來購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市場內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連紅水產品店”,她家的幾條鲇魚足足有1米長,吸引了許多人觀看。
據了解,門店的老板叫龔連紅,她在劉大橋橋頭賣水產品已有20年,因人比較隨和,且經營誠信,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每年銷售額節節攀升,由原來的每年5萬斤到去年的8萬多斤,年收入近10萬元。尤其是她家攤位上的野生元魚、花鰱、鲇魚等很受消費者歡迎。
當記者問到她今年春節期間能賣多少時,龔連紅笑著說:“應該不錯,看這兩天的銷售情況,春節期間有望突破2萬斤。老百姓購買年貨一般從農歷臘月廿開始,持續到臘月廿九。旺季才剛剛開始。”
“買4條鯉魚、1只元魚、3斤螃蟹。”一位中年男子喊道。“磚頭哥,怎么現在就買螃蟹,離過年還有好幾天哩。”龔連紅問。“明天不是‘小年’嗎,孩子們該回來了,先買點吃著。”那名男子回答。
據龔連紅說,這名男子名叫孫磚頭,家住宿鴨湖街道孫屯社區,這幾年靠聯合收割機發了財,去年中秋節在她這兒買了5斤大螃蟹。
“平時村民買螃蟹的多嗎?”記者問。“不多,但吃大螃蟹、元魚不再是城市人的專利。”龔連紅笑著說,去年中秋節就有很多村民來買螃蟹吃。
正說話間,從路旁的車里走下來一對中年夫婦來買魚。夫妻倆看看這,挑挑那,滿眼的驚喜。記者了解得知,他們是安徽人,回家路過此處。
“早就聽朋友說,汝南宿鴨湖的魚特別肥美、肉質細嫩。今天正好路過,順便給家人買些回去飽飽口福,再多買些送給親戚朋友。”這對夫婦說。
“全良,快過來領魚!”宿鴨湖“新式特產”專賣店門前,一位中年男子喊道。記者了解到,原來是店老板辛紅亮正給在市場打零工的貧困戶發過年的魚。
辛紅亮告訴記者,他是宿鴨湖街道孫屯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原來宿鴨湖經營水產生意的漁民比較分散,今年1月,在宿鴨湖辦事處的指導下,他個人投資10多萬元,新建了統一規格的鐵皮房,租給漁民使用,同時安置本村3名貧困戶在此處打零工,每人一年收入6000元,基本擺脫了貧困。
當記者采訪結束時,橋頭市場上的人越來越多,處處洋溢著歡樂、幸福祥和的氣氛,年味越來越濃了!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