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血”月全食閃耀天幕
摘要:原標題:“藍血”月全食閃耀天幕 天文愛好者攜“長槍短炮”赴宴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最精彩的“血色&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北京時間20時51分如約上演。 泱波 攝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隨著地球的陰影緩緩遮住明亮的玉盤,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食’”的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當天傍晚,南京室外溫度逼近-10℃。四面八方的人潮早早“全副武裝”在南京科技館的廣場上聚集,迅速占領“最佳”觀賞位置。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嚴寒的天氣并沒有阻擋人們的觀測熱情。偌大廣場上人頭攢動,天文器材與專業相機準備就緒,市民有序列隊,在望遠鏡前興奮地期待這場“血色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三景疊加的天文奇觀。
圖為本次天文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楊顏慈 攝
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協會共帶了二十多臺專業設備“赴會”,期待從全角度記錄這場天文奇觀,更是便利市民近距離“接觸”血色滿月。
圖為市民透過專業設備,拍攝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這是2018年的首場月全食。早早來到觀測點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劉炎告訴記者,“血色”月全食恰逢超級月亮,同時又是一顆“藍月”,是極其罕見的天象。按照特定算法,上一次發生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1866年3月31日。
圖為透過專業天文儀器拍攝的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劉炎解釋稱,在本次月全食發生時,月亮表面看起來近似于暗紅色,俗稱“紅月亮”。稀有的是,本次月全食恰逢月亮在近地點附近活動,人們看到的月亮會更大更明亮一些,又稱“超級月亮”。
圖為本次天文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楊顏慈 攝
據其介紹,“藍月”并非月亮真的顯現藍色,而是指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滿月,或者一個季度內的第四次滿月,因罕見而被習慣表述為“藍月亮”。當天,正值月亮在公歷1月內第二次復原。
隨著夜幕降臨,太陽、地球、月球三者逐漸處于一條直線,整個月亮緩緩“走”進地球的影子中。當地時間18時51分起,地球半影開始映照明月,半影月食開啟了此次天幕盛宴。
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一個小時后,隨著地球本影漸漸“接觸”月亮,月偏食登臨夜空,原本的滿月從左下角起漸被“蠶食”,開啟初虧階段。
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當地時間20時51分如約上演。當地球的本影全部“包圍”月亮時,原本明黃色的月亮被全部遮住,整個月球隱約透出古銅色光芒。
劉炎告訴記者,因薄云和霧霾遮擋,“血月”并未如預想般呈現通紅,但總體“天公作美”,讓略帶朦朧感的紅色月亮更顯神秘色彩。
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盡管肉眼觀測略受影響,但透過專業器材,迷人紅月盡呈眼前。
經過耀目的食既、食甚、生光階段,直至23時11分,被“蠶食”的月亮完全脫離地球本影,重新復原。在廣場守候了整晚的市民,依依不舍地漸漸散去。
圖為通過設備拍攝的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專家稱,因本次月全食發生在前半夜,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只要不受云層遮擋,都能欣賞到從半影月食到月全食的全部過程。此外,在太平洋地區和北美西海岸地區,也能看到本次盛況。(楊顏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