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網絡消費貸套現:不到20秒現金就到賬手續費3%到20%
摘要: 揭秘網絡消費貸套現:不到20秒現金就到賬手續費3%到20%4天時間,套現2500余筆,470余萬元,收取手續費40余萬元……近期, “花唄套現”入刑第一案在
揭秘網絡消費貸套現:不到20秒現金就到賬手續費3%到20%
4天時間,套現2500余筆,470余萬元,收取手續費40余萬元……近期, “花唄套現”入刑第一案在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落槌,成為熱議話題。
記者調查發現,利用螞蟻“花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等網絡消費貸產品實施套現的行為時有發生,更有甚者,套現不成反遇詐騙,賬戶額度瞬間被劃光,利用網絡消費貸套現儼然已成黑色產業鏈。
“花唄”“白條”“任性付”都淪陷
不到20秒現金就到賬
“你好,是要‘花唄’套現嗎?能套多少?手續費怎么算?你想套多少?1500元左右。點位6。我需要怎么做?關閉無線和定位,用支付寶掃碼,扣除手續費后,其余的直接到你余額。”
日前,記者加入一個名為“花花花花花唄唄唄唄唄”的QQ群后,這是一名群成員發給記者的聊天對話。剛說完,對方即發來2個二維碼,一個最高支持499元、一個最高支持1299元套現。
記者用支付寶掃描了其中1個二維碼,用“花唄”支付了相應金額,不到20秒,余額里就出現了扣除手續費后的現金款項。為了顯示“生意”火爆,該QQ成員還向記者展示了剛完成的、其他人成功套現100元的交易截圖。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螞蟻“花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等網絡消費貸產品也可以實現類似套現。京東“白條”的操作程序相對復雜,需要用戶先購買相應金額的商品,收貨地址寫商家提供的,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網絡中“經營”套現業務的人還真不少。記者用關鍵詞“花唄”、“白條”在QQ中尋找相關群,分別找到100多個,有些頭像直接標注“安全秒到”,暗示是套現群,其中不乏2000人、5000人的大群,手續費在3%到20%。
據業內人士透露,非法套現的“市場”不小。“套現團伙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非法套現儼然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螞蟻金服安全管理部總經理邵曉東說。
套現不成反遇詐騙
賬戶額度瞬間被劃光
利用網絡消費貸套現本身已經不合法,但仍有不少人“富貴險中求”。更有甚者,套現遇見詐騙,反而成了騙子的“俎上肉”,賬戶里的額度瞬間被騙光。
現年19歲的蘇同學就被騙過。蘇同學稱,在2017年11月,他通過網絡游戲認識一個可以用網絡消費貸“刷單”賺錢的“朋友”。
該“朋友”讓蘇同學使用京東“白條”、螞蟻“花唄”和蘇寧“任性付”先后購買了iPad和3D眼鏡等價值1.3萬元的商品,并寄到指定地點,承諾一周后返還1.5萬元,多出來的2000元作為回報。
然而一周后,“朋友”并沒有兌現這筆款項,“后來干脆把我微信刪了。”蘇同學說。
也有人按照騙子的指示,掃描二維碼或在發送的鏈接中填入了賬號密碼,賬號被控制,信用額度瞬間被花完。
2015年12月,江蘇泰州的張先生分三次用螞蟻“花唄”支付1.2萬元,原以為是給淘寶店“刷單”,按照騙子給的鏈接支付后,賬號卻被控制,賬戶額度瞬間被劃光。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受害者損失的金額相對較小,但人數較多。
記者在QQ中搜索“花唄”、“白條”等被騙維權群時發現,這類群聊有幾十個之多。如,“花唄被騙維權聯盟2”QQ群有419個成員,根據備注顯示,最高被騙金額2萬元,群內成員受騙總金額超過140萬元。
信用“黑名單”不是擺設
還可能觸及法律紅線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阮振宇說,“花唄”、“白條”套現的案例幾年前就存在,現在愈演愈烈,說明在規則設置、監管等方面,仍存在盲區和漏洞。
實際上,“花唄”、“白條”、“任性付”等網絡消費貸產品,在使用時都有限定消費范圍,不允許套現操作。并且,不管是消費還是套現,使用了這些消費貸產品里的錢,用戶最終都是要還的,否則就會被列入信用“黑名單”。
據記者調查,螞蟻金服已經和許多第三方企業合作加強芝麻信用的使用,因“花唄”欠錢不還使得芝麻信用的評級打分變低,勢必會影響諸多如免押金租車、租房這樣的信用服務。
而隨著百行征信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征信平臺的建立,未來相關企業間的征信數據勢必會打通,一處失信,將會處處受限。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套現行為本身就可能觸及法律紅線。
法律界有關人士普遍認為用“花唄”、“白條”套現,類似于信用卡套現。”阮振宇說,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如果是主觀惡意的套現,涉及金額較大的、甚至虛假交易的,被認定為非法經營罪的風險就會增加。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