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路上收獲友情和快樂
摘要:□晚報記者 張麗麗他叫李勇,今年56歲,網名為“山村鄉民”,確實有點人如其名的感覺。然而,在樸實的外表下,李勇卻有一顆火熱的心,對生活充滿了向往和憧憬。騎
□晚報記者 張麗麗
他叫李勇,今年56歲,網名為“山村鄉民”,確實有點人如其名的感覺。然而,在樸實的外表下,李勇卻有一顆火熱的心,對生活充滿了向往和憧憬。騎行就是他表達內心感情的一種方式。
“我剛開始加入騎行隊伍,是出于鍛煉身體的原因。后來,我在騎行中收獲了友情和快樂,也體驗到詩和遠方。這些唯有用文字才能傾訴。”昨日下午,在駐馬店天騰盛世小區,李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騎行是為了身體健康
說起自己和騎行結緣的故事,李勇稱都是受朋友“蠱惑”。當時,他的體重有80公斤,身體狀況不是太好。朋友聽說后,便拉他一起騎自行車。“在朋友小周的多次‘鼓動’下,我于2012年4月8日開始了騎行。那次經歷讓我終身難忘。”談起第一次騎行,李勇向記者搖了搖頭。
原來,李勇的第一次騎行是到汝南宿鴨湖濕地。當時,他和小周一起從市區出發。雖說路程不是特別遠,但是他們用了近兩個小時才到。當天晚上,李勇在他的QQ空間里寫道:“說是慢悠悠的一個多小時,可那也是20多公里。第一次騎那么遠,把我累得夠嗆,手腳發麻、屁股生疼……”
然而,第一次的經歷并沒有讓李勇退縮。為此,他還在QQ空間里寫道:“我騎,我行,我快樂;我騎,我累,我幸福;我騎,我快,我健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李勇慢慢地掌握了騎行技巧,騎的路程也越來越遠。
就這樣,李勇在騎行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為此,他除了不定期和騎友們一起跑長線,還和幾個要好的騎友組成了晨騎隊伍。只要天氣好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騎行任務,金頂山、嵖岈山、盤龍山等都是他們騎行的目的地。
李勇說,剛開始接觸騎行時,他許下了一個愿望,希望在自己和騎友的共同努力下,能夠舉辦一場上規模的自行車騎行比賽。許下這個愿望是2012年5月,也就是李勇開始騎行的第二個月。如今,李勇參與組織策劃了多場比賽,他的愿望也早已實現。
路上收獲友情和快樂
采訪中,李勇多次提到騎友“苗哥”,稱對方是一位在騎行界有著較高威望的人。剛開始騎行時,“苗哥”都讓李勇跟著自己,除了騎在前面為李勇“破風”外,還教給李勇很多騎行的技巧。為此,李勇非常感激,并將這份精神傳承下來。
“有一次環太湖騎行,由于整個線路比較長,每天的騎行距離都很遠。這對于一些新人來說是個艱難的挑戰。”李勇說,當時跟著他的一個騎友叫“牧羊”,是一名新手,他在騎行中一直鼓勵對方。
到了晚上,“牧羊”知道自己一天騎行了100公里,說如果沒有李勇的鼓勵,他可能早就騎不下去了。
在李勇近幾年的騎行生涯中,像“苗哥”、“牧羊”這樣的騎友很多,有的給予他幫助,有的接受他的幫助,最終大家都成為好朋友。“如果要問我騎行的最大收獲是什么,那就是收獲友情。大家在一起沒有任何利害關系,有的只是單純的感情和快樂。”他說。
去年年底,記者見證了李勇和騎友們之間的感情。當時,“鏗鏘玫瑰”、“小白菜”、“武松”等人要去跨年騎行,李勇和其他幾名騎友一起,一早就到駐馬店西站為他們送行。看到李勇等人,幾名準備出發的騎友非常高興,拉著他們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記錄下這份珍貴的友誼。
用文字記錄騎行點滴
騎行是李勇的愛好,寫作也同樣如此。自小就喜歡寫文章的他,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沒有拿起心愛的紙和筆。2009年,他結識了一位東北網友。得知李勇喜歡寫作時,作為教師的網友便鼓勵他,說可以教他一些寫作技巧等知識。就這樣,已經40多歲的李勇,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此后,李勇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在QQ空間寫一些詩歌和隨筆,把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都融入進去。而在一次騎行時,他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如果把這些年的騎行經歷像日記一樣寫下來,將來豈不是一份珍貴的記憶嗎?有了這個想法后,李勇每次外出騎行,都會將過程記錄下來。
一開始,李勇只在QQ空間里記錄。后來,他在微信朋友圈中記錄。記者翻開他的朋友圈,發現記錄最多的就是關于騎行的故事。上面有圖片,也有文字,記錄了他們每次騎行過程中遇見的人和事,品嘗的當地美食,領略的風土人情。
“2017年11月23日,昨日剛過農歷二十四節氣的‘小雪’,我和騎友一行6人便開始了冬季騎行……”“2017年11月26日,湖北十堰的天氣真棒,暖暖的太陽早早就掛在天空,好像歡迎我們這幫踏車而來的客人……”這是李勇騎行丹江口水庫時寫的騎行日志,把每一天的過程都詳細記錄。
“人們都說向往詩和遠方,我們每一次騎行都能體驗到這種感覺,因為在騎行中感受的風景和平時不一樣。其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大家共同的回憶,我把它記錄下來可以共同欣賞。”李勇說,他的騎行之路還很長,今后仍然會一邊騎行一邊記錄,讓每一個美好瞬間都定格在那一剎那。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