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深海裝備有哪些新亮點
摘要: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2018年,我國深海裝備有哪些新亮點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深海大洋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科學奧秘。進入深海大洋,離不開深海裝備。2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2018年,我國深海裝備有哪些新亮點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深海大洋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科學奧秘。進入深海大洋,離不開深海裝備。2018年,我國有哪些深海裝備值得期待?
“2018年,大洋協會將繼續推進‘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等‘三龍’大型裝備體系和11000米遙控潛水器系統的升級改造、試驗和應用工作。”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峰說。
就“三龍”而言,2018年將啟動“蛟龍”號業務化作業,推進“潛龍二號”技術升級與應用,完成“海龍三號”和“潛龍三號”海試。
劉峰表示,2018年,大洋協會將全力推進“蛟龍探海”工程實施,大力推進“三龍”變“七龍”——在“三龍”基礎上,增加深海鉆探的“深龍”、深海開發的“鯤龍”、海洋數據進行云計算的“云龍”以及在海面進行支撐的“龍宮”,更好地推進大洋工作可持續發展。
劉峰同時表示,2018年,大洋協會將全力推動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建設、大洋樣品館建設和深海綜合觀測業務化示范系統建設。
深海大洋調查船方面,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和大洋綜合資源調查船的主體建造將在2018年完成,預計2019年初交船。
深海進入為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打下良好基礎。劉峰表示,2018年將重點推進1000米級/4500米級深海環境觀測滑翔機海試與應用,積極推進多金屬結核采集系統500米海試和富鈷結殼規模取樣器海試,推進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采礦試驗工程。
深海大洋調查方面,大洋協會將統籌深海環境、資源、安全、污染等領域需求,提高海上調查綜合化、業務化水平,提高海上作業效率。2018年,將組織開展6個航次、約650天海上綜合業務調查。
記者了解到,載人潛水器方面,除了“蛟龍”號之外,已經通過驗收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將在2018年投入深海科研。中船重工702研究所葉聰團隊和上海海洋大學崔維成團隊則正在全力研制1.1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預計2020年可以完成。屆時,它們將帶領人類到達最深的洋底,探索深海大洋的未知世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