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詐騙應有新作為
摘要:□ 胡殿文說到詐騙分子猖獗,大家一定沒有異議。1月12日下午,隨著兩架中國民航包機分別降落在河南鄭州國際機場和陜西西安國際機場,104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
□ 胡殿文
說到詐騙分子猖獗,大家一定沒有異議。1月12日下午,隨著兩架中國民航包機分別降落在河南鄭州國際機場和陜西西安國際機場,104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關從老撾押解回國,涉及全國多地的300余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成功告破,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人民幣。警方在戰斗,高壓態勢不減,反欺詐馳而不息,確實令人欣喜。但現實情況是犯罪分子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要防騙絕非易事,正像專家所說,一個人要避免上當受騙,需要同一個和多個手法專業的、分工明確詐騙集團戰斗。近日,廣州某高校女博士遭遇電信詐騙,5天接連匯出85萬元。這一事件引發廣泛討論。如今互聯網詐騙泛濫,防不勝防。既然她與外界的接觸那么少,與網絡如此隔絕,那她的個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騙子提供的名字、身份證號、照片都是對的,真的很難讓人提防。新年伊始,大案要案不斷被披露。這也說明防范詐騙,新年應有新作為。
詐騙犯罪的罪惡之手像章魚觸手上的吸盤一樣,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成為社會公害。近日,福建福州一退休老人被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辦案人員”,幾個電話騙走賬戶資金300萬元。老人正成為電信網絡詐騙、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重點受害群體。有的老人被騙光養老錢、救命錢,傾家蕩產;有的老人被騙后既憤怒又懊悔,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和創傷,疾病發作,臥床不起。
電信詐騙是過街老鼠,打擊需要刻不容緩,防范是應有之義。
首先,面對電信詐騙的艱巨性、復雜性、隱蔽性,保持嚴打態勢。公安機關的職責使命就是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把犯罪嫌疑人緝捕到案、依法嚴懲。公安機關應堅持主動進攻、重拳出擊、深挖徹查,堅決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依托110報警服務臺,建立了涉案銀行賬戶快速止付平臺、反虛假信息詐騙工作平臺,組成聯席工作組,以專業協同應對職業犯罪,形成了“警企聯合、無縫對接、技術反制、以快制快”的模式,不失為防范良策。
其次,強化基層反詐騙宣傳。要組織民警深入社區,定期開展培訓宣講。可以把老年人受騙的典型案例,編成情景劇等進行巡演。子女平時要有意識提醒老人防騙,關注老人異常動態,及時發現、制止上當受騙。
作為公民,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加強學習,擴大知識面,了解新型詐騙手法。涉及投資、集資等業務要到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進行,不要被高額回報誘惑。假冒公檢法機關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段。一旦發現被騙,盡量記住對方的銀行賬號,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以便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銀行賬號進行止付凍結,盡量降低自己的損失。為了防止詐騙分子模擬銀行等客服號碼行騙得逞,遇上不明來電可選擇掛斷后,再主動撥打相關機構官方公布的電話(切勿使用回撥功能),這樣可以保證號碼的準確性。
快過年了,應該干點啥?朋友在微信群里如此提問,居然有人說,防止被詐!“防止被詐!”當然是調侃,但也說明當今詐騙之猖獗。不僅如此,在信息化、網絡化、大數據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也在發展蔓延,犯罪分子詐騙手段不斷升級,花樣不斷翻新,且隱蔽性強、識別難度大,從假冒公檢法、冒充熟人詐騙到民族資產解凍、投資返利詐騙,從利用短網址、分享鏈接詐騙發展到利用云服務詐騙等,使人民群眾防不勝防,容易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權益受到侵害。為此,善良的人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頭腦,守住安全底線,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