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琳尋找“恩人”表謝意
摘要: 多年前受到幫助一直心存感激市民張琳尋找“恩人”表謝意希望市民提供線索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本報訊 受過別人的幫助一直心存感激,市民張琳有個心愿,想對20多年
多年前受到幫助一直心存感激
市民張琳尋找“恩人”表謝意
希望市民提供線索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本報訊 受過別人的幫助一直心存感激,市民張琳有個心愿,想對20多年前幫助她的那位熱心市民表示感謝。昨日,張琳向本報求助,希望找到當年那位向她伸出援手的男孩。
多年前受到幫助
張琳告訴記者,這件事在她心里20多年了,她很少向別人提起,但至今想起來心里都是暖暖的。
1993年,張琳上初中二年級。當時,張琳家住原二七廣場附近。
“有一次周末,我騎著自行車帶著弟弟,到市風光路三巷的一個同學家玩耍,沒想到在路上出事了。”張琳說,走到一家錄像廳門口時,她聽到坐在后面的弟弟哇哇大哭。停下車后,她發現弟弟的左腳卷到自行車的后輪里了。
張琳嚇壞了,連忙把弟弟抱下自行車。“見此情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如果弟弟受傷,父母肯定要責怪我。”張琳說,看著弟弟哭,她也跟著傷心起來。
就在張琳手足無措時,一位男孩蹲了下來,詢問張琳怎么回事,是否需要幫助。看到有人愿意幫助自己,張琳哭著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對方說:“別怕,這里離醫院不遠,我陪你帶著弟弟去醫院檢查一下。”
“慌亂中,我只記得他幫我推著自行車,我扶著坐在后座的弟弟。就這樣,我們來到醫院的急診室。”張琳告訴記者,她只顧著擔心弟弟是否受傷,其他的事情都是那位男孩在幫忙解決。醫生檢查后稱沒什么大礙,張琳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心存感恩回饋社會
張琳說,那位男孩幫她墊付了檢查費,而且事后沒有向她索要。因為年少無知,她連對方的姓名都沒顧上問。
多年來,這件事一直在張琳心里“保存”著,每次想起來都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雖然自己沒有什么大成就為社會做一些大貢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市民,但只要自己有這個能力,一定也會像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樣,去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遇到有人求助,張琳會盡一份心意;遇到義務活動,她總會積極參加。張琳說,長期以來,她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當有人需要自己幫忙時,她都會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力量。
張琳說,平時,她做的那些小事微不足道,但能幫助別人,那份快樂是難以形容的,也許當年那位男孩幫助她時和她有同樣的心情。雖然事情過去20多年了,對方的面孔已經模糊了,可張琳依舊記得對方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我沒有記下對方的名字,這對找人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我還是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能表達我遲到20多年的謝意。”張琳稱,當年幫助她的男孩有十五六歲,身高約1.7米,體形瘦瘦的,說話聲音洪亮。對方穿著藍色校服,胸前有黃色的條紋。
張琳希望廣大市民能提供線索,或者曾幫助她的那位男孩能出面相認,了卻她多年的心愿。
(線索來自本報新聞熱線2830110)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