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更名背后折射出傳統零售企業轉型路徑
摘要: 昨日蘇寧股價大漲逾4%。兩日前蘇寧突然更名,這是其第二次更名,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再到最新的蘇寧易購。無獨有偶,老對手國美電器亦于去年更名國美零售。 在記
昨日蘇寧股價大漲逾4%。兩日前蘇寧突然更名,這是其第二次更名,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再到最新的蘇寧易購。無獨有偶,老對手國美電器亦于去年更名國美零售。
在記者看來,和一些更名炒概念的公司不同。蘇寧與國美的每一次更名確實是由其自身變革引發,是兩家零售巨頭轉型路上的階段總結,也折射出傳統家電連鎖企業的轉型史。
商業連鎖企業的最初成長依賴于低成本的高速擴張,蘇寧與國美正是在這種規?;偁幹忻摲f而出。而近年隨著電商興起,去電器化的全品類經營,以及線上線下融合,便成為零售巨頭的共同轉型路徑。
2017年,在阿里巴巴與馬云的明星效應下,忽然刮起新零售風潮。實際上,新零售不是一夜吹出來的,無論是阿里倡導的新零售,還是蘇寧提出的智慧零售等,都是電商或零售企業在各自語境下的不同提法,本質還是線上線下融合。
在新零售風口到來前,家電連鎖巨頭已經耕耘多年。但相較而言,蘇寧與國美的轉型力度有所不同,前者步子更大一些。這點在公司更名的時間與次數上便能有所觀感。
與國美去年更名相比,蘇寧第一次更名早在2013年初,由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基于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全品類經營、開放平臺服務的業務形態,擬打造“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云商”模式。同年6月,蘇寧實行“線上線下同價”策略,對線上線下價格進行全面融合。
實際上,蘇寧的線上轉型比這次更名又早上好幾年。2009年之前的蘇寧,以開店、促銷、降低采購成本,降低企業內部管理成本等模式進行發展。至2009年,蘇寧的門店數及銷售規模全面超越國美。而此前一年,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兩家公司的競爭格局。
2009年,蘇寧提出營銷變革,原蘇寧網上商城更名蘇寧易購后測試上線,次年正式上線。而從2015年開始,蘇寧線下門店陸續更名為“蘇寧易購”,實現線上線下品牌統一。另外,2015年8月,蘇寧與阿里開展交叉持股,零售與電商巨頭開始從競爭走向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正是蘇寧最新的企業名稱,其誕生至今,一路躋身電商前三甲,如今更從公司的線上品牌晉升為整個公司的形象。蘇寧此番更名,除了進一步凸顯零售主業,更是對自身轉型給予的充分肯定。
國美電器更名國美零售則是在2017年8月。同樣,國美轉型也并非2017年才開始。在后黃光裕時代,2015年公司即提出打造“全零售生態圈”的戰略。整體看,國美轉型的步伐稍緩,甚至最近幾年,在大眾的討論中,對標蘇寧的企業已經換作京東。
不過,國美與蘇寧的轉型路徑大體一致。且對兩家公司來說,打通線上線下幾乎是必然。
一方面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從市場需求看,隨著互聯網發展,電商崛起,消費者購物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需求都已發生變化。從公司需求看,線下門店的成列方式很難滿足全品類轉型的要求。
另一方面,蘇寧與國美具備發展線上的條件。線上競爭的背后是物流競爭。而蘇寧與國美早已搭建了各自的物流中心,具備了強勁的線下供應能力。
眼下新零售概念備受推崇,但即使是蘇寧、國美這樣的零售巨頭,轉型之路也是相當“煎熬”。很長一段時間,蘇寧與國美都陷入這樣的“掙扎”:線上大規模投入,線下掙錢越來越難,兩頭走得都不是很順利。
以率先轉型的蘇寧為例,公司轉型后營收規模一直穩定增長,但2012年之后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甚至2014年開始,公司扣非后凈利轉為負數。從2016年,其扣非后凈利開始逐漸減虧。蘇寧最新預計2017年凈利在41.22億元至42.22億元之間,增速近5倍。即使不考慮出售阿里巴巴股份(預計獲利逾32億元)的影響,公司第四季度已實現既定的盈利計劃。
在兩家公司轉型背后,市場反映亦有所區別。目前,蘇寧A股市場的估值超過1200億元。而港股市場的國美市值僅逾200億港元。未來,隨著BAT巨頭深入線下,與傳統零售企業的合作不斷加強,加之零售企業本身的線上線下持續融合,市場對零售企業可能會開啟新一輪重估。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證券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