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共享,銀行業準備好了嗎
摘要: 英國、歐盟和美國的金融機構監管者日前先后發布關于金融數據共享的法規或指導意見,計劃今年開始實行。毫不夸張地說,金融數據共享雖然看起來更像是監管變化而不是技術突破
英國、歐盟和美國的金融機構監管者日前先后發布關于金融數據共享的法規或指導意見,計劃今年開始實行。毫不夸張地說,金融數據共享雖然看起來更像是監管變化而不是技術突破,但它帶給金融領域的沖擊和改變,一點都不遜于目前的任何金融科技。英國《經濟學人》將其稱之為歐洲銀行業的“地震”。
眾所周知,銀行掌握的客戶數據是其賺錢的最重要資源。銀行憑借對這些數據的掌控,了解客戶的偏好和風險,進而為客戶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和風險定價,賺取最終利潤。因此,銀行對這些數據嚴格保密,別說其他金融機構競爭對手,就是客戶本身也不能輕易獲得所有自身數據。這導致客戶難以對自己在不同機構的多個金融賬戶進行統一管理。
看看你的手機,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家金融機構的應用軟件?為什么不能在一個應用里解決問題?金融數據共享概念的提出,就是要打破藩籬,讓金融科技公司在客戶授權的前提下,拿到客戶在所有金融機構的數據。這顯然給金融科技公司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簡言之,金融數據共享是指監管者通過法規,使客戶本人或經客戶授權的機構,可以向金融機構申請共享自身數據。客戶數據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客戶向金融機構主動提供的數據,比如個人資料和財務狀況等;另一種是金融機構在服務客戶時積累下來的數據,包括其交易數據及風險評估。
如果金融數據可以共享,客戶只需打開一個應用,就可以了解自身的整體財務狀況,而不需要像之前一樣,打開每個賬戶,再來做繁瑣的加總工作。更妙的是,客戶可以在這個應用中比較各家金融機構對于類似金融產品的報價,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這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金融數據共享的最大受益者應當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因為它們充滿創意,必然會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更多的金融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繁榮金融科技創新也是各國監管者力推金融數據共享的最重要動因。與此同時,客戶群體也會享受到創新服務帶來的好處。 不難看出,金融數據共享的推行,將改變數據割裂的現狀,改變整個金融業的競爭業態。傳統的金融機構如銀行,將在與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中進一步失去優勢,未來可能成為客戶金融數據的搜集者、處理者和提供者,角色更像是金融領域的基礎設施;金融科技公司則在此基礎上再向客戶提供各種靈活的金融服務。
不過,金融數據共享勾勒的藍圖雖然美妙,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數據安全問題。當客戶的數據與很多機構共享之后,網絡黑客就會有更多的渠道對銀行數據系統進行攻擊,令數據泄露風險大大增加。而且,數據共享令客戶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透明人”,這對隱私的保護提出了非常嚴重的挑戰。
(作者為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