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銷合作社走出服務三農農社共興的新路子
摘要: 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打造亮點市供銷合作社走出服務三農農社共興的新路子 本報訊 (記者 溫培雅 通訊員 陳 維)去年以來,在省供銷合作總社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供
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打造亮點
市供銷合作社走出服務三農農社共興的新路子
本報訊 (記者 溫培雅 通訊員 陳 維)去年以來,在省供銷合作總社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供銷合作社堅持以農為本、扎根農村、貼近農業、服務農民,以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持續增效、農村持續繁榮、結構持續調整為己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全系統實現商品銷售額235.19億元,同比增長11.16%;實現利潤7642萬元,同比增長8.6%;土地流轉托管新增18.66萬畝,土地流轉達10.3萬畝,托管達52.2萬畝,總數達62.5萬畝;電子商務平臺5個,銷售額13006萬元,同比增長48.06%;完成基層社恢復重建14個;新發展專業社18個,總數達703個。供銷合作社參股的專業社37個,新發展聯合社5個,實現安全統籌266萬元,占目標的271%。因為成績突出,市供銷合作社榮獲“全國供銷社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等稱號。
精心組織,綜合改革實現新進展。全市供銷系統抓住作為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市的機遇,因地制宜,統籌謀劃,綜合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采取新舉措。去年初,市供銷合作社圍繞全市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對接精準扶貧和基層社分類改造三個專題相繼召開了專題研討會,進一步總結、交流全市供銷系統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精準扶貧、基層社分類改造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探討新形勢下供銷合作社為農業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工作,供銷合作社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和推進基層社分類改造工作的新舉措。二是明確新任務。2017年5月19日,全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會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兩年來全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分析形勢,交流經驗,安排今后一個時期的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三是爭取新支持。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10多份文件,從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稅收優惠、供地保障、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市財政局繼續把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專項扶持資金、“新網工程”建設扶持資金、合作社發展扶持資金、農民經紀人培訓資金等列入財政預算,其中深改資金在去年5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600萬元,為改革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推廣新經驗。市供銷合作社與宣傳部門聯動,在《駐馬店日報》、駐馬店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開設《7號文件解讀》《供銷社為農服務基層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巡禮》三個宣傳專欄,對文件精神和上級領導的批示、講話以及系統工作亮點、工作成效進行宣傳報道,每周見報上鏡,全年宣傳報道近100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五是探索新途徑。全市確定了泌陽縣、汝南縣和平輿縣西洋店鎮、確山縣朗陵街道辦事處4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各縣區確定了18個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試點。合作社建設集為農服務、社情民意、文明單位創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于一體的為農服務示范聯系點,涵蓋了基層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探索出一條服務三農、農社共興的新路子。
創新模式,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全市供銷系統堅持為農、務農、姓農,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為農服務亮點紛呈,深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一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全市供銷系統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采取土地流轉、大田托管、代耕代種等方式,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耕、種、管、收、加、貯、銷系列化服務,實現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汝南縣天順農業高新技術專業合作社立足推廣農業高新技術,運用現代化農業科技成果,通過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打造高效益農田,提高土地凈收益;立足農機服務、農技服務、農資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等四大優勢,進行土地托管服務,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社員種植收入。該社已發展分社10個,發展協管員102個,利用自有的56臺自走式植保機械及各網點自有的1000多臺電動噴霧機械,完成了11.2萬畝土地的托管服務,帶動農戶3萬戶以上,直接受益農民18萬多人,經營業績達3000.4萬元。目前,全市供銷系統土地托管面積達62.5萬畝。二是基層組織建設更加夯實。全市供銷系統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按照“恢復重建一批、改造升級一批、做大做強一批”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基層社改革。去年,市、縣兩級財政分別以獎補的形式注入資金,幫助基層社開展恢復重建工作。確山縣供銷合作社與確山縣源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出資組建了確山縣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探索“供銷社+農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將供銷合作社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常年與安徽省保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鄭州三全食品公司簽訂蔬菜種植合同,以訂單農業帶動特色農產品種植,達到了合作社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平輿縣供銷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導、供銷合作社主辦、多方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以基層供銷合作社為依托,推進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建設。西洋店鎮供銷合作社采取新老劃斷的方式,甩掉包袱,重新組建三農服務專業合作社,在全鎮24個村重新篩選組建了集生產生活資料供應、物流配送于一體的新型村級綜合服務社,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綜合服務,打通了服務農民的“最后一公里”。恢復重建的西洋店鎮、朗陵街道辦事處2個基層社改革試點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供銷系統已完成基層社改造24個。由于我市基層社改造成效明顯,省供銷合作總社批示在全省系統學習借鑒。三是電子商務發展異軍突起。各縣區供銷合作社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點優勢,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打通工業品下鄉的“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的“最先一公里”,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強力推進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建設。上蔡縣供銷合作社按照“政府主導、供銷主推、企業主體”的原則,引進電商人才組建運營團隊,控股成立了上蔡縣供銷百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整合電子商務進農村和益農信息社資源,依托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供銷e家”平臺,開設“古蔡特色館”、農資商城,以上蔡縣供銷百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為依托、22個鄉鎮供銷合作社為中轉、226個村級網點為終端,對農民所需的生產生活資料及時調配,打造“縣配送、鄉中轉、村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格局。省供銷合作總社把上蔡縣供銷百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全省2個縣級試點之一重點進行扶持,擬于今年在上蔡縣召開現場會,在全省推廣“上蔡模式”。市供銷合作社將百匯通電商公司升級為市級運營平臺,把全市特色農產品展示、農產品檢測認證、物流倉儲配送、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培訓、普惠金融、“莊稼醫院”整合在一起,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電商經營服務體系。目前,全市供銷系統建成電子商務平臺5個,銷售額10969萬元,同比增長48.06%。四是“新網工程”建設得到加強。全市供銷系統發揮城鄉并舉、產銷銜接的傳統網絡優勢,全力打造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農資、再生資源四大網絡體系,鞏固并加強供銷合作社在農村市場流通的主導作用。西平縣供銷合作社以盤活、改造社有資產為抓手,采取出售經營權、職工集資入股、招商引資、處置閑散資產、資產置換等方式,區分不同情況全面推進基層網點升級改造,實現了社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提升基層供銷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縣17個基層供銷合作社全部有場地、有網點,80%以上的基層供銷合作社有大型超市或購物中心。目前,全市供銷系統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社2934個,各類經營服務網點達4236個,覆蓋全市90%以上的鄉鎮。五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質增效。各縣區供銷合作社立足當地資源和特色產業,自辦領辦各類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企業、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優勢互補,聯合合作,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真正做到“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經濟”。至目前,全市供銷系統規范發展合作社703個、聯合社2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個、專業協會112個、種糧大戶54戶、家庭農場9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數近900個,居全省供銷系統首位。六是供銷合作社扶貧工作精準發力。全市供銷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制定了《駐馬店市供銷合作社發揮行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采取產業扶貧、基地扶貧、服務扶貧、科技扶貧、電商扶貧等方式,大力開展精準扶貧,讓貧困戶在扶貧產業鏈中找準位置,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做細、做實、做好了精準扶貧文章。安排深改資金165萬元,以股權投入的方式改造并提升一批農民合作社,實現了與農民利益的無縫對接。正陽縣供銷合作社將聯合社建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依托正陽縣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正陽縣綠色薯業生產專業合作社2個國家級專業合作社組建了正陽正美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承接貧困戶扶貧開發到戶增收項目,采取代種代管全托扶貧等模式,在正陽縣11個鄉鎮18個貧困村幫助1160戶貧困戶開展精準扶貧,帶領全縣1/6的社員脫貧致富,實現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至目前,全市供銷系統通過產業扶貧、服務扶貧、科技扶貧、電商扶貧等助力扶貧的單位總計達67個,帶動4154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全力支持系統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投入幫扶資金、物資等301.36萬元,幫建了12個村級綜合服務社、3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助貧困戶年增收283.04萬元。
新年新風至,齊心開新局。市供銷合作社正緊緊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一個宗旨”(為農服務)、“推動兩翼齊飛”(市社本級和全系統)的目標,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努力將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為新時代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