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獎 原創突破多
摘要: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這是繼去年5月
![]() |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這是繼去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科技獎勵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之后的首次亮相。那么,今年的國家科技獎有哪些特點?
拓寬推薦渠道,質量顯著提升
據介紹,今年國家科技獎勵工作按照獎勵委員會的要求, 繼續拓寬專家和學術組織推薦渠道,今年自然科學獎推薦項目中,專家推薦84項,占比40.2%,評審通過項目中,專家推薦19項,占比54.3%,比2016年的23.8%翻了一倍多,而且兩個一等獎項目全部由專家推薦。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中,專家推薦64項,獲獎12項,分別占推薦總數和獲獎總數的30.3%和24.5%。專家推薦已成為重要的推薦渠道,而且推薦項目質量顯著提升。
從數據上來看,國家科技獎近年來悄然“瘦身”。近五年三大獎總數基本呈逐年減少趨勢,2015年和2016年,三大獎總數已控制在300項以內。2017年試行授獎數量總額控制,將自然科學獎數量控制在45項左右,技術發明獎數量控制在65項左右,三大獎總數不超過300項。
服務國家戰略,彰顯中國力量
從獲獎成果來看,今年有不少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項目。如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對于加快我國能源轉型升級、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治的“中國方案”,向全球提供了“中國經驗”,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油氣開發、現代煤化工、深海探測、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等多個重要領域,通過自主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由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加快海洋強國建設,深化高鐵“走出去”戰略,保障國家網絡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撐。
成果持續產出,呈現多點開花
盤點今年的科技獎,不乏一些原創性、具有引領作用和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曾經多次空缺、連續空缺,但2013年以來,我國每年都有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產生,今年已是連續第五年?;A研究重大成果持續產出,而且從之前較為集中的基礎物理學,擴展到化學、生物學,呈現“多點開花”之勢。
此外,今年的獲獎成果中,有許多致力于改善民生、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科技創新。比如,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預報及固體廢物處理領域成果顯著,為加強環境治理、打造綠水青山提供了科技手段;先進醫療裝備表現突出,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當地企業聯合開發的高端超聲影像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了高端超聲產品國產化,推動了我國相關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9日 06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