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購置焦慮在,創新依然不能停
摘要: 2017年12月末,國家四部門發出的通知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將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新政密集出臺,無疑將深刻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2017年12月末,國家四部門發出的通知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將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新政密集出臺,無疑將深刻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但是企業能否通過技術創新,解決消費者顧慮,則是政策成敗的關鍵。
業內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超過100萬輛,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新能源汽車大賣,“限牌”政策居功至偉。麥肯錫中國發布的《2017中國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限牌”城市買下了全國60%的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消費者為了求得一個車牌,被引導到買新能源的道路上。這種消費者行為很難說都是人們積極主動的選擇結果,但在社會示范上卻是釋放正能量的。
盡管公眾的接受度近年來有所提升,但新能源車續航快速縮水、電動車充電難和小毛病頻發等短板和痛點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消費者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仍有明顯顧慮。尤其是對新加入新能源行列、原本沒有成熟技術儲備的國產車型來說,讓客戶選擇的過程,本身就是充滿風險。至于購買進口新能源車型,產品雖然優秀,卻幾乎不能獲得政策鼓勵,這無形中又是在保護一批相對落后的生產廠家。
比如目前國產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普遍低于400公里,購車成本和同級別燃油車相比并不會低,甚至還更高。至于充電樁缺乏、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更是普遍。如果不是因為車牌驅動,可能很多幾乎是山寨的車型根本就不會有人問津。至于電池安全性問題,同樣讓公眾焦慮。比如燃油車有碰撞標準,但電動車往往沒有經過類似的考驗,極端情況下,車輛損毀程度如何,缺乏數據支持。
即使是新能源中的混合動力車型,同樣存在電池短板的問題。因此在二手市場上,這些車型同樣不好賣。相比于汽油發動機可預期的壽命周期,二手買家無法估計電池的衰減速度。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車型要跟著廠家的體系進行維護,車輛的修復和再利用除了廠家以外,沒有第三方能做到。這自然也限制了許多二手車的需求。將來二手賣不出去,今天的一手需求自然就會被抑制。
這些年,國家已經出臺了許多政策引導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類似購車補貼、免征購置稅及降低首付比例等,確實和消費者直接相關。還有更多的產業政策,也將推動汽車廠商生產更多高品質產品,間接帶動消費升級。和燃油車相同的是,最終產品力更強的品牌才可能存活下來。所以企業需要持續創新、不斷迭代,在國際的前沿研發中找出更優秀的替代品。至于單純依賴政策生存,只會逆向開發、被動模仿的廠家,雖然擁有一波興盛的時光,難免還是會遭遇市場淘汰。只有真正能解決消費者焦慮的企業,才能和新能源時代一起走得更遠。(耀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