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實干爭先奏響脫貧攻堅精彩樂章
摘要: 擼起袖子拔窮根 砥礪前行奔小康平輿縣實干爭先奏響脫貧攻堅精彩樂章本報訊 (通訊員 屈 林)2017年,平輿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精準識別,加快基礎設施建
擼起袖子拔窮根 砥礪前行奔小康
平輿縣實干爭先奏響脫貧攻堅精彩樂章
本報訊 (通訊員 屈 林)2017年,平輿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精準識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產業扶貧,抓好金融扶貧,有力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至目前,該縣完成了18個貧困村1.4萬人的脫貧任務,計劃2019年全面實現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
提升站位,筑夢攻堅。該縣四個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帶領全縣干部群眾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深入開展“五個一”幫扶活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該縣抽調100多人成立9個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專項推進組,完善脫貧攻堅重點任務推進機制,持續推進各項脫貧攻堅措施的落實。
聚焦精準,打牢基礎。在2017年上半年的動態調整工作中,該縣堅持收入標準這條紅線,統籌考慮“兩不愁三保障”,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識別方法開展精準識別,實現了對全縣206個村22萬戶農戶的全面普查,對符合條件的18244戶貧困戶43730人建檔立卡。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行因人施策,精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缺技術的6500戶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并投資5304.5萬元扶持經過技術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10609戶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業;對有勞動能力缺資金但有創業意愿的貧困戶,投資3500萬元作為風險抵押金存入金融機構,發放小額貸款助其就業,目前累計發放貸款1.61億元,帶動3369戶貧困戶就業;對無勞動能力、無技術、無資金的貧困戶,采取政策兜底、入股分紅等方式,幫助其實現增收脫貧。
創新方式,落實政策。創新安居工程,實施“交鑰匙”工程。實行政府代建、群眾自建模式建房,對人口較多、建房超過規劃標準的貧困戶,按規劃標準給予補貼,每戶補貼標準為5000元至40500元。2017年,共投資8659.5萬元對全縣3185戶貧困戶集中實施了危房改造。創新醫療救助,實施“暖心”工程。創新建立“4321”醫療救助政策體系。“四免”,即由縣財政出資222.47萬元為貧困人口22247人購買2017年大病補充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為貧困人口38013人購買2018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支出684.234萬元,為貧困人口38103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支出76.026萬元,就診時免補償起付線和住院押金。“三提高”,即對貧困戶門診治療和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對慢性病患者門診治療報銷比例提高5%;對不符合慢性病標準沒有住院治療又需要長期服藥或在家治療的貧困人口,按慢性病患者補償政策執行,每人每年可報3000元。“兩兜底”,即對貧困人口精神病患者在縣中心醫院定點救治,醫療費用政策補償后,剩余部分合理費用由縣財政兜底;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塵肺等因病致貧或返貧的常見45種大病,住院醫療費用除政策報銷外,剩余部分合理費用由縣財政兜底。“一補償”,即對貧困大病患者住院的,除按規定享受政策救助補償及其他救助外,剩余合理費用再補償20%。自2016年10月份以來,該縣已有25000多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享受到以上醫療救助政策。同時,該縣堅持政府主導,以互聯網平臺為技術支撐,落實縣、鄉、村三級都有1名醫技人員與1名特定健康扶貧對象開展“1+3”簽約服務,實行定期上門巡診。創新建立“互聯網+健康扶貧分級診療”模式,已協同診療農村患者1000多人次,鄉村巡診30000多人次,“1+3”簽約發卡8675人,實現了群眾得實惠、部門得發展、政府得民心。創新教育扶持,實施育才工程。2017年以來,對符合條件的1091名學前教育學生發放保教費和生活補助資金54.55萬元,對義務教育階段4476名貧困家庭學生發放營養改善補助資金179.04萬元。創新資助模式。對高中階段以上貧困家庭學生,除享受國家有關政策外,為全縣63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殘疾、孤兒四類家庭學生發放資助金95.55萬元,免除住宿費等共計57.8萬元。
籌措資金,推進項目。為抓好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該縣創新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探索了公開招商、向國開行申請貸款等模式,走出了一條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路子。投資約2.2億元,在98個貧困村建設總規模為29.4兆瓦的光伏發電站已全部并網發電;投資約5000萬元的62個貧困村標準廠房已全部建成;投資1.05億元的105個非貧困村標準廠房和投資3億元的500公里貧困村道路項目,預計今年6月底全部建成。
發展產業,全力帶貧。該縣狠抓“巧媳婦”工程、規模養殖、特色種植、光伏發電等產業發展,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定向施策,全力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主導產業強力帶動。在芝麻產業方面,積極對接國家芝麻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占地8000畝的藍天芝麻小鎮產業園;在防水產業方面,立足建筑防水之鄉優勢,規劃建設了占地1000畝的建筑防水產業園,吸引奧遠玉海、藍翎環科等26家環保建筑防水材料生產企業入駐,就近吸納貧困人口1200人就業。“巧媳婦”工程星羅棋布。整合1.8億元資金在206個村建設扶貧車間,推動華東、中冠、錦裳等20多家企業在基地布點,實現車間到村、就業到戶、增收到手。已培育“巧媳婦”加工點261個,實現了2萬名群眾就近靈活就業,帶動貧困群眾15771人增收。2017年9月29日,全省實施“巧媳婦”工程助力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該縣召開,“巧媳婦”工程成為產業扶貧的金牌工程。“龍頭企業+合作社”全面鋪開。培育了以芝麻加工、畜牧養殖為特色的康博匯鑫、瑞亞牧業等54家龍頭企業;培育面積在200畝以上的高效生態農業基地167個,規模標準化養殖場52個。2017年以來,已撥付入股分紅資金7339萬元,帶動11279戶貧困戶脫貧。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