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留學趨勢持續 留學思考回歸理性
摘要:原標題:低齡留學趨勢持續 留學思考回歸理性 季思源(左二)9歲初到美國時也曾遇到語言交流問題,調整心態后的他漸漸適應了留學生活。在啟德教育舉辦的留學咨詢會上,不少低
季思源(左二)9歲初到美國時也曾遇到語言交流問題,調整心態后的他漸漸適應了留學生活。
在啟德教育舉辦的留學咨詢會上,不少低齡學子與家長咨詢出國留學的相關問題。
2017年,我國留學生數量依然保持全球第一,低齡留學趨勢依然持續。
縱觀2017全年的報道,不難看出“低齡留學”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低齡留學是指中學及中學以下階段的留學。近年來,一些小學生也加入留學行列。低齡留學人數增多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特點:年齡趨低,可選國家增多,申請難度提高。這些新特點讓不少家長思考:留學是否要趁早,低齡化留學會給家庭和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低齡留學競爭愈烈
2017年,我國留學總人數持續增加,其中低齡留學人數也持續增加。在選擇留學國家時,低齡留學生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除美、英、加、澳等傳統的留學國,德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國家也日益受到青睞。低齡留學生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留學目的國時,除考慮安全問題外,還會綜合考慮該國的教育水平、文化氛圍等因素。吳小雨(化名)初中時去意大利留學,談及選擇意大利的原因,她認為意大利的文化氛圍比較好,適合將來向藝術方向發展。
在低齡留學可選擇的國家增多的同時,入學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我國中學留學生數量在世界主要留學目的國占比較高。為平衡錄取人數,澳大利亞等國的不少公立中學提高錄取標準,增加了面試等環節,使留學競爭更加激烈。
從2017年低齡留學家庭的地域分布中可見,不少省會城市、二三線城市的家庭逐步增多,杭州、南京、廈門等地低齡留學生人數增加較快。除經濟因素外,這些地方的國際學校及學校國際部的增多也是重要因素。國際學校為學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的課程,方便低齡學子直接進入國外的學校學習。當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留學家庭仍然占主導地位。
影響因素多元
回顧2017年,我們發現,影響低齡留學的因素較多。據啟德教育集團日前發布的2017《中國學生低齡留學白皮書—高中篇》顯示,多數家庭選擇讓孩子出國讀高中是既想讓其體驗國外的教育,同時也能使其規避高考帶來的升學壓力。相關留學專家表示,年齡越小越容易完成跨文化適應。因此,不少家長選擇在初高中甚至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讀書。蘇珊(化名)就讀于美國東岸一所高中,談及留學原因,她說:“因為正好有父母的朋友推薦學校,父母和我商量了一下覺得換個環境挺好的,盡早出去也會適應得快一些。”
家庭財富的增加也是2017年低齡留學趨勢持續的重要原因。低齡留學生的父母大多接受過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較高且思想更為新潮。他們希望孩子能接受國際化的教育,所以選擇盡早送孩子留學。季思源曾在美國奧蘭多的小學就讀,留學時只有9歲,他的母親李女士表示:“希望孩子能在語言上有更大發展,能夠多見世面,開拓視野。”
留學服務的健全也是低齡留學趨勢持續的一個重要因素。2017年留學后服務加速發展,不少中介機構有專門面向低齡留學生的服務部門。這些部門會提供咨詢、申請甚至留學后的生活幫助等一系列服務,服務的精準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長的顧慮,促使其做出送孩子低齡留學的決定。
留學思考回歸理性
低齡留學不斷升溫的同時,低齡留學給學子與家庭帶來的影響引發思考。
2017年,我們的報道重點關注了低齡留學生的適應性問題。年齡偏低的學子在思想上還不夠成熟,價值觀未完全形成,加之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常常讓小留學生難以應對。13歲就到美國讀初中的蘇珊認為,面對不適應,還是應該走出“舒適區”,積極應對。“要根據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留學方式。國外的初高中升學壓力也很大,不僅要看成績,還要看課外活動等各方面,很考驗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
除經濟問題外,留學生家庭還要面對如何處理親子關系等問題。年齡偏低的學子留學在外,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讓父母更為擔心。此時,父母與學子的溝通交流尤為重要。陳言(化名)小學六年級就去英國讀書了,初到異國的她因語言溝通障礙問題而情緒十分低落,通過與父母的交流,她感受到父母的鼓勵,學會調整心態,漸漸適應了留學生活。
預計2018年,低齡留學熱仍將持續。低齡留學背后是一個家庭的期盼與付出。對于“留學是否要趁早”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父母與學子應全面分析利弊得失,慎重做出最后的決定。(記者 周孟博)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