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律顧問進村點贊
摘要:□ 胡殿文最近,在媒體上看到兩條消息,說的都是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讓法律顧問進村,助力農村精準脫貧的事情,讀起來頗有新意,筆者冒昧給大伙分享一下。據《河南日報》報
□ 胡殿文
最近,在媒體上看到兩條消息,說的都是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讓法律顧問進村,助力農村精準脫貧的事情,讀起來頗有新意,筆者冒昧給大伙分享一下。
據《河南日報》報道,河南省汝南縣用“法治+”扶貧的辦法破解分戶致貧難題。汝南縣在精準識別過程中注意到,因為分戶導致老人貧困,并不是個別現象,于是決定把常興鎮楊莊村作為試點,探索出解決辦法后在全縣推廣。
汝南縣把老人貧困戶分為三種情況:有的老人主動分戶成為貧困戶,覺得可以減輕兒女負擔;有的兒女不孝順,不盡贍養義務;有的子女確實經濟困難,無力贍養父母。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援助等手段,解決分戶帶來的老人貧困戶精準識別問題。為讓宣傳取得實效,駐村幫扶工作隊在村里成立了普法學校,村組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是主要學員;又在村里發展了7名“法律明白人”,和工作隊一起開展宣傳工作。
楊莊村“法治+”扶貧模式2017年開始在汝南縣推廣,全縣70歲以上、戶內人口不超過2人的老人貧困戶減少了3000多戶。目前,老人貧困戶還有2670戶,縣里全部予以救助,扶貧的精準度、群眾的滿意度有了明顯提升。楊莊村的這一做法,既解決了因缺乏法律知識造成一些地方出現的有兒有女老人卻無人贍養的問題,又從制度和政策設計上解決了因分戶導致老人成了貧困戶,精準識貧不精準的尷尬。更重要的是普及了法律知識,提高了農民的法律意識,提升了農村的道德水準,對于鄉風建設現實意義重大。
無獨有偶。據新華社報道,四川省通過法律顧問常駐貧困村的辦法,創新脫貧攻堅手段,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同時承擔培養以村組干部為骨干的“法律明白人”隊伍、開展法治宣講等工作,為貧困村聘請法律顧問、培養一批“法律明白人”、完善村規民約、幫助貧困村群眾掌握維權方法、幫助化解矛盾糾紛……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法治氣息。“在脫貧攻堅這場大戰役中,不能缺了‘依法治國’。”達州市司法局局長蔣興清說。據了解,2017年以來,四川省司法廳整合律師等法律服務資源,選派了3萬余名法律顧問到貧困村,幫助完善“脫貧公約”等,并建立村組13000多個“三人調解小組”,調解矛盾糾紛。司法部門把貧困人口基礎數據納入法律援助管理系統。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法律援助時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就能享受到“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一站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務。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具有艱巨性、重要性、緊迫性。深刻認識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緊迫形勢,以必勝的信心,更加有效的措施,聚焦精準發力,攻克堅中之堅,確保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要打贏這一硬仗,必然需要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必然需要超常的思路和舉措。四川省和汝南縣的創新舉措給我們些許啟迪。誰都知道一個道理,法律的生命在于落實,而且落實的前提是知法、懂法、普法,執法、用法、學法的薄弱環節在農村,重點在農民。縱觀汝南縣和四川省的做法,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找準切入點、多措并舉,法律顧問到貧困村,通過法律援助的方式,調解矛盾糾紛,化解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過程中的難點,這些“法律明白人”讓法治的陽光普照鄉村,使過去想解決而又沒有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讓許多過去想辦而又沒有辦成的事情終于辦成了。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為法律顧問進村,助力脫貧攻堅點贊。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