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廢舊物資拆解亂象:廢舊家電去哪了?
摘要: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處于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我國每年理論報廢的家電量達到1億到1.2億臺,并且還以平均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隨著各種家用電器不斷地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處于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我國每年理論報廢的家電量達到1億到1.2億臺,并且還以平均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隨著各種家用電器不斷地更新換代,每個人、每個家庭,幾乎年年都會或多或少地淘汰家用電器,這些廢舊的電器都去了哪里?又是被如何處置的呢?

簡易的板房、四處囤積的廢舊家電、收舊家電的醒目招牌,這里是河北燕郊的一個廢舊家電集散地。這里的各家各戶都積累了自己相對穩定的收購渠道,小到電子產品、大到家用電器。除了直接賣,還有相當一部分自己進行拆解。

河北燕郊廢舊家電收購人員:一年能拆幾百臺沒問題。 自己拆解這些廢舊家電,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環保問題。冰箱中的氟利昂,拆卸的同時直接空中排放。一些有毒有害廢棄物,不加任何處理直接傾倒,而一些無法回收的泡沫材料則直接燒掉。這種做法在這些個體拆解戶中普遍存在。在燕郊的一處農田附近,堆積如山的家用電器正在等待拆解。
記者:這是啥?

河北燕郊廢舊電器拆解人員:那是空調里邊的。 記者:這個都是什么上拆下來的?

河北燕郊廢舊電器拆解人員:從洗衣機上邊,有小電機、發電機之類的。

在這個農家小院,已經拆解好的各種零配件分門別類地堆放在一旁,有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各種小家電。為了從源頭上遏制污染,國家從2009年開始就在陸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其中就明確規定了電子廢棄物必須要流向具有環保資質的企業,那么這些國家授權的、專門處理廢舊電器企業,能否緩解電子垃圾不斷增長帶來的環保壓力呢?

某企業渠道部 負責人 任露:目前每天大概的車次是在10到15車左右,(過去)最多有四五十輛車來排隊等候卸貨。
據了解,這家公司是北京第一家獲得環保部批準的家電回收拆解企業,從2006年成立至今,公司投入了近5000萬的生產線就一直沒有滿負荷,這組技術先進的空調生產線,一年的實際處理量不足全年處理能力的30%。
家電處理基金缺口大 亟待完善
這些國家環保部批準的正歸家電拆解企業為何不能夠全負荷運轉?出現的貨源緊缺,到底還有哪些其他的原因呢?

為了鼓勵和扶持正規企業參與廢舊家電環保處理的積極性,參照國際慣例,從2012年7月開始,國家開始向家電制造商征收處理基金,用于補貼電子垃圾拆解企業。如今,這項基金征收制度已經實施了5年多。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副會長 潘永強:(補貼基金)每年缺口大概在30億左右,增收一般是兩種形式,一種是海關,海關代售代繳,這部分還是比較不錯的;國內部分有各級的稅務機關,進行代征,在代征過程當中由于多種原因,始終征收的情況并不是很好,所以造成每年將近30多個億的一個缺口,但是現在由于資金補貼不到位,相當多的企業,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的狀態。

某廢舊家電拆解企業負責人 王建明:今年我們還沒有領到補貼,如果12月份能夠領到補貼也是領2015年第二季節的補貼,實際上我們處理了30多萬臺不到40萬臺,這個負荷可能也就是20%多一些。
記者聯系了多家有資質從事廢舊家電拆解的企業,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山東某廢舊家電拆解企業負責人 許來永:我的資質是280萬臺,實際上我每年處理200萬臺左右,今年2017年我可能達到220萬臺。總共是(拖欠補貼基金)3個多億。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副會長 潘永強:拆解補貼基金遲遲沒有到位,這樣的話就是正規的拆解企業在回收廢家電的過程當中,資金動力不足,很多這些廢家電又開始進入到小作坊進行不規范的拆解,就產生了死灰復燃這么一個現象。
專家呼吁,一方面落實正規拆解企業的補貼足額及時發放,另一方面加大對于非法小作坊的查處力度,推動廢舊家電拆解盡快告別亂象、走上正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央視新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