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勿受高息理財誘惑而退保
摘要: 保監會近期發布公告表示,有關部門發現,市場上有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等名義實施“退保理財”誘騙的不法行為,其基本操作手法如下:第一步,
保監會近期發布公告表示,有關部門發現,市場上有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等名義實施“退保理財”誘騙的不法行為,其基本操作手法如下:第一步,通過撥打保險消費者電話等方式,自稱是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第二步,稱保險消費者持有的保險產品收益較低,以“客戶售后服務”、“保單收益升級補償”、“贈送禮品”等名義推薦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第三步,勸說保險消費者購買所謂的“理財產品”可獲補貼、退保資金轉購“理財產品”可獲貼息或領取旅游券等,誘導保險消費者辦理退保或保單質押貸款后,購買“理財產品”。
據了解,這種“退保理財”騙局導致保單非正常退保,而退保資金大多被誘導轉購“理財產品”,涉嫌非法集資,造成惡劣影響。為此,中國保監會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對消費者作出三點警示:
一是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人身保險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在被保險人發生年老、疾病、傷殘、死亡等情況時,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予保險賠償等。盡管部分人身保險產品兼具投資功能,但其本質仍屬保險產品,以保障功能為主。建議保險消費者謹慎退保,以免失去保險保障。
二是勿受高息理財誘惑。以高收益為賣點的“理財產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為避免上當受騙,建議保險消費者不要輕信“退保理財”,做到“三拒絕”:拒絕相信高息“理財”和以保險公司名義承諾的高額回報;拒絕被贈送禮品、“先返息”等誘餌打動;拒絕與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簽訂投資理財協議以及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出具收據等。
三是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一是如遇可疑邀約時,可通過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正式渠道查人員、查產品、查地址,核實銷售人員是不是保險公司銷售人員、所售產品是不是保險公司產品、所留地址是不是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地址。二是如遇“退保理財”騙局時,建議留存相關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