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保險業積極“擁抱”高科技
摘要: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充滿著創新力和想象力的概念與傳統保險“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種種跡象表明,保險行業正積極“擁抱&r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充滿著創新力和想象力的概念與傳統保險“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種種跡象表明,保險行業正積極“擁抱”高科技,讓后者為自己“賦能”。
中英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攜手騰訊金融云成立大數據實驗室。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騰訊云將不斷研發從展業到理賠的保險業全生命周期大數據模型及全流程解決方案,并根據中英人壽的需求特性對大數據關鍵節點進行深層次優化。借助中英人壽的行業經驗,騰訊云還將應用自身海量數據及大數據套件,對保險業客戶畫像進行全方位塑造。
騰訊金融云負責人朱立強透露,未來“騰訊金融云—中英人壽大數據實驗室”還會持續優化模型,從精準營銷、客戶體驗、智能服務等角度為保險企業提出數據支持與建議。實時識別各類金融詐騙并應用于保險營銷及運營等工作環境,也是雙方聯手研發的方向之一。
中英人壽總裁俞寧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有利于中英人壽構建自身的數字化、智能化能力,也將通過探索“保險+互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保險企業提升精準營銷能力、優化核保及核賠風控等能力。
中英人壽與騰訊的“牽手”,是傳統保險業積極“擁抱”高科技的一個縮影。針對保險產品選擇困難、認證過程繁瑣、理賠周期冗長等“痛點”,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持續滲透保險業的全生命周期。
以中國平安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內核,平安壽險今年推出的“AI客服”可通過人臉、聲紋等生物認證技術,匹配大數據完成客戶身份信息的遠程核實,從而實現“在線一次性業務辦理”。
免填單、免實物資料,兩三分鐘就可完成養老金領取的“智能養老”服務,可實現個性化選擇報案和查勘方式、自主化選擇定損維修解決方案、可視化了解車輛修理進度的車險“云理賠”,可基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財務狀況測算風險防御能力并量身訂制保險建議的“線上人工智能保險顧問”……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11月發布的《2017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年報》稱,中國保險科技應用尚在摸索階段,但多種創新模式已經興起,包括傳統險企利用高科技優化流程、升級轉型,互聯網巨頭嘗試結合自身用戶流量數據優勢參與保險布局,以純互聯網保險公司為代表的數字保險模式初現,關注長尾需求開發保險產品、根據渠道特點定制化產品設計的創新科技企業涌現等。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保險業高投入、高速度的粗放式增長已經難以為繼。”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在11月舉行的“2017全球保險科技創新峰會”上說,保險科技是保險業拓展保障功能的根本驅動力,也將成為其轉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從降低管理運營成本,到提高產品性價比、改善客戶體驗,傳統保險業積極“擁抱”高科技,而形形色色的保險科技正通過提升“精度”“速度”和“溫度”,為這個古老的行業“賦能”。
(新華社12月22日電)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