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擬六舉措圍堵地方違規舉債
摘要: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直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防范化解財政風險的重要一環。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在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的前提下,切實加強地方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直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防范化解財政風險的重要一環。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在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的前提下,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地方違法違規舉債頻發有其歷史因素。”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地方政府資金來源渠道過于單一,同時政績壓力又比較大,存在財力與保增長任務不匹配的情況。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債務率還需要一個軟著陸的過程。
劉哲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治理違規舉債的情況,另一方面,逐步改變過度依賴舉債的情況,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和孵化作用,提升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基本形成覆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各個環節的“閉環”風險防控體系。通過持續規范管理,截至2016年末,全國法定限額內政府債務余額27.33萬億元,負債率(債務余額/GDP)為36.7%,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水平;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5.32萬億元,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為80.5%,低于國際通行的100%—120%警戒線。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針對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財政部已明確下一步地方舉債監管思路,將采取六大舉措堅決剎住無序舉債之風:一是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強化中央企業債務融資管控,嚴禁違規為地方政府變相舉債;二是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三是開好地方政府規范舉債融資的“前門”;四是穩步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五是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將研究出臺地方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堅決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行為;六是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