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互聯網理財風險
摘要:□周刊記者 蘇弼坤許多人對互聯網理財的最初印象是從2013年余額寶開始的,這一年,余額寶的橫空出世讓互聯網理財進入大眾視野。現在,人們對互聯網理財的認識已經不再是各
□周刊記者 蘇弼坤
許多人對互聯網理財的最初印象是從2013年余額寶開始的,這一年,余額寶的橫空出世讓互聯網理財進入大眾視野。現在,人們對互聯網理財的認識已經不再是各類“寶寶產品”,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保險、P2P網貸、眾籌、互聯網一站式理財等業務,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互聯網理財大眾化
為何互聯網理財能從余額寶之后,如此快速地被大眾認可并接受?相信除了收益高外,還有其他原因。
記者在隨機采訪中發現,“方便、簡單、低門檻”才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理財投資者所看重的,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技術,也不需要有幾十萬元的固定資金,只要你手里有閑錢,就能購買這些互聯網理財產品。
“以前,購買理財產品必須到機構網點辦理,比如銀行網點。現在不一樣了,直接在手機上下載APP,就能挑選各類產品并把錢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很多互聯網理財產品可以隨時買賣。”在駐馬店某地產公司上班的小胡說。
“購買股票、期貨,都需要專業知識。因為專業知識高,門檻也較高,所以投資風險高。而信托因為起投金額遠超普通投資群體,所以有一些閑散零錢的投資者無法進入。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斷下滑,要想有收益會出現期限長、退出機制不靈活的麻煩。”市內一化工廠職工史戰說,余額寶這樣的互聯網理財給了老百姓更多的投資渠道,門檻極低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讓大多數投資者享受到了理財的樂趣。隨著收入的增加,有理財需求的人越來越多,理財意識越來越強,這些都為互聯網理財產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理性對待 規避風險
因為投資方式靈活、收益透明、操作簡單快捷,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理財。
但是,作為一種投資方式,互聯網理財也有風險,除了虛假平臺的網絡詐騙外,夸大收益等情況也存在。所以如何規避風險就需要互聯網理財投資者理性看待。
一般來說,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產品年化收益比銀行理財產品略高,一般維持在8%至10%,如果超過了這個收益率,投資者就要謹慎了。
如果年化收益過高,要么就是互聯網理財平臺“賠錢賺吆喝”,要么就是投資者收益大于平臺利潤。這兩種情況絕對不是正常平臺的運轉情況,所以面對門檻越來越低、收益越來越高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者必須理性看待,除了關注其收益和平臺信息之外,還要關注其投資金額、支付渠道等,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收益上。
另外,必須關注平臺的支付渠道是否為銀行或者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果不是,也可能存在風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