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貧開發立法叫好
摘要:□ 胡殿文據新華社報道,《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日前審議通過。該《條例》明確規定在扶貧工作中弄虛作假、搞虛假脫貧等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 胡殿文
據新華社報道,《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日前審議通過。該《條例》明確規定在扶貧工作中弄虛作假、搞虛假脫貧等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條例》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山西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省,全省119個市(縣、區),58個是貧困縣。此次出臺的《條例》對扶貧對象、扶貧措施、資金和項目、監督與考核、法律責任等作了明確規定,標志著這個省的扶貧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軌道,釋放出嚴懲扶貧領域腐敗和堅決整治、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強烈信號。筆者看罷,不禁對山西省為扶貧開發立法叫好。
《條例》規定,對于采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獲取扶貧對象資格和農村扶貧開發資金和物資的、貧困村或者貧困戶未按照規定實施農村扶貧開發項目的行為,將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追回扶貧開發資金和物資。對未按照規定使用農村扶貧開發資金、實施農村扶貧開發項目的,滯留、截留、侵占、挪用和貪污農村扶貧開發資金的,在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搞虛假脫貧的,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將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山西省為扶貧開發立法,通過法律途徑依法解決扶貧領域的突出問題,可以說是抓住軟肋,擊中了要害。
讓貧困人口脫貧,體現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線方針政策,是習近平總書記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一個時期以來,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禁而不絕,時有發生。“小官巨貪”和“蒼蠅式腐敗”更是不斷被曝光。“小官巨貪”成為潛伏在基層戰線的毒瘤,雁過拔毛式的蠅腐為基層群眾深惡痛絕。從上億資金到1只雞、1只羊,腐敗的黑手觸及脫貧攻堅的各個領域。有網友評論說,當今中國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大貪官,而是那些多如樹葉的小貪官,甚至是那些不是官的貪官。
比如,今年初以來,湖南省永州市著重整治扶貧領域雁過拔毛式腐敗,專項整治立案691件,要求追繳清退違紀資金做到應退盡退,確實無法退還的,按原渠道再分配。海南省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637件,共立案審查扶貧領域違紀問題226件267人,目前已結案180件,黨紀政紀處分213人。該省組織紀檢干部走出辦公室,通過走村入戶實地調查,重點發現扶貧領域中貪污挪用、雁過拔毛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將監督觸角延伸到農村基層一線。
扶貧資金,被稱作百姓的“救命錢”,有人竟打起了這些錢的主意。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整治和查處了一批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但是,執紀監督只是懲治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一個方面,要把扶貧資金用到刀刃上,就要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罰、處罰有據。如果有了法而不嚴格執法,法律就成了“紙老虎”和“稻草人”,就會失去應有的效力。只有堅持嚴格執法,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法律才能發揮治國重器的作用。
實踐證明,瞪大眼睛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并通過法律途徑,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是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實現的法律保障,也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