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
摘要: 三代人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守鶴女孩”侄女30年后再返保護區徐卓的筆記本。徐秀娟烈士的舊照(中)。徐秀娟的父母和侄女在回憶徐秀娟。2017年是徐秀娟犧牲30周年
三代人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
“守鶴女孩”侄女30年后再返保護區
徐卓的筆記本。
徐秀娟烈士的舊照(中)。
徐秀娟的父母和侄女在回憶徐秀娟。2017年是徐秀娟犧牲30周年。
徐卓接過了爺爺、姑姑、父親的接力棒,畢業后回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工作。
還記得犧牲在沼澤中的“守鶴女孩”徐秀娟嗎?今年是她犧牲30周年,近日,記者走進扎龍保護區,探訪了徐家三代人用生命守護丹頂鶴的感人故事。
2014年,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也不幸殉職。去年,徐建峰的女兒告別繁華都市,回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她說:“只有在這里,我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
初代守鶴人
老徐身懷絕技
在廣袤的黑龍江大地上有一塊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大濕地——扎龍自然保護區。這里以棲居繁衍著丹頂鶴聞名于世。丹頂鶴極其敏感,人們根本無法接近,保護工作一時不知如何著手。當地有一位漁民徐鐵林,身懷絕技,他曾多次遇到受傷的丹頂鶴,救回家養好傷又放飛。
“老徐一家與鶴相鄰相依,索性就請他參與了管護工作。”保護區管理局常務副局長王文峰說。徐鐵林就這樣成為了扎龍第一代養鶴人。老徐和伙伴們跋涉在沼澤中,在2100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香港面積的保護區內,幾乎摸清了每一處鶴巢。大家發現,“人工孵化+野外散養”的“半野化”保護方式,成活率最高。
長女娟子為尋鶴
疲勞過度失去生命
徐家長女叫徐秀娟,從小就跟著老徐在火炕上孵鶴,大家親熱地叫她“娟子”。1986年5月,徐秀娟接到鹽城邀請,共同創建灘涂珍禽自然保護區。娟子二話沒說,奔波了3天3夜來到黃海之濱。然而,“半野化”長大的幼鶴很容易“走失”。1987年9月15日,又有幼鶴飛走未歸。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蘆葦蕩中尋找,心力交瘁。
第二天一早,娟子說聽到了“寶貝”的鳴叫,沒顧上吃飯就又出門了。不想從此永別,她因疲勞過度,淹沒在沼澤里,終年23歲,被追認為我國環保戰線第一位烈士。
于是有了那么一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哈啊…哈啊…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沒來過,只有片片白云為她落淚,只有陣陣風兒為她唱歌,哈啊…哈啊…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只有片片白云為她落淚,只有陣陣風兒為她唱歌,哈啊…哈啊…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哈啊…哈啊…
從此,徐家人每年過年,都會擺上一副空碗筷、一把空椅子。
不幸再次降臨 兒子峰兒又殉職
老徐夫婦還有一個兒子叫徐建峰,小名“峰兒”。當時,小伙子退伍轉業進了齊齊哈爾市的大型國企。1997年,峰兒放棄城里的工作,回到扎龍,一干就是18年。
有一天,突發暴風雷電,驚飛了幾只幼鶴。徐建峰立刻追了出去。風把葦子都刮伏在水面上,滾地雷像火球一樣在水面上滾來滾去。然而,建峰一步一“刺溜”地帶頭沖了上去,把鶴搶救回來。領導后怕地說:“你不要命了?”
娟子姐走了以后,這個東北漢子變得沉默寡言。讓人不解的是,他有時會拿出自己的工作證,出神地看上一會兒。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2014年4月,又是丹頂鶴繁育孵化的關鍵期,徐建峰發現濕地核心區內有個鶴巢,小鶴馬上就要破殼,但那個春天異常干燥,附近時有“荒火”。“可別把鶴巢給燒了。”徐建峰說罷,只身前往看護。4月18日,領導接到了徐建峰的請假電話,說可能趕不回來開會了。可誰也沒想到,第二天,徐建峰因摩托車失控,一頭扎進了沼澤。在徐秀娟犧牲27年后,徐建峰又獻出了生命,年僅47歲。
在整理遺物時,同事發現,他的工作證里,原來珍藏著一張“娟子姐”的照片。徐家每年過年,桌上又多了一副空碗筷,桌旁又多了一把空椅子。
徐卓接過姑姑、父親的接力棒
翻看父親徐建峰留下的日記,女兒徐卓發現:“他每天都記錄著工作,為哪只鶴打掃了圈舍,給哪一群鶴做了防疫……”
“我一定把它續寫下去,這樣我們就仍然相守。”徐卓說。
老徐夫婦埋葬了一雙好兒女,老伴黃瑤珍眼睛快哭瞎了。今年,齊齊哈爾市隆重紀念徐秀娟烈士犧牲30周年,當那首歌再次響起,老徐夫婦再也抑制不住情感,中途灑淚離場……
徐建峰犧牲的那一年,徐卓正在東北農業大學學園藝。這名平時的乖乖女堅決向學校提出申請:要求轉學到姑姑曾就讀的東北林業大學,學習野生動物保護。學校有意保送她讀研,然而,徐卓卻放棄了。
去年8月,她毅然回到了扎龍,接過了爺爺、姑姑、父親的接力棒……
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文波告訴記者:“目前,扎龍已建成世界最先進的丹頂鶴繁育基地、最優良的基因庫。老徐一家是扎龍人、黑龍江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典型代表。”
老徐夫婦說,他們一生只做兩件事。十月送它們離去,春天迎它們歸來。每當殘雪消融,每當丹頂鶴“呦呦”鳴叫著飛過村莊,兩位老人知道,他們的娟子,他們的峰兒,他們的孩子們,又回來了。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