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戰士王祥瑞
摘要:戰場上英勇殺敵復員后默默奉獻——記抗美援朝戰士王祥瑞□晚報記者 石新宇 文/圖開篇詩機槍步槍沖鋒槍,殺敵吼聲震山梁。勇士捐軀血肉飛,忠心赤膽赴國殤。確
戰場上英勇殺敵
復員后默默奉獻
——記抗美援朝戰士王祥瑞
□晚報記者 石新宇 文/圖
開篇詩
機槍步槍沖鋒槍,殺敵吼聲震山梁。
勇士捐軀血肉飛,忠心赤膽赴國殤。
確山縣瓦崗鎮常莊村江莊村,位于溱頭河的上游,是一個依山而建的村莊,民房自西向東呈帶狀分布。這個村莊耕地貧瘠,人均不足一畝,村民的生活還不算富裕,但村民關系和睦,每個日子都平靜而快樂。88歲的王祥瑞老人居住在村子的西部。雖然上了年紀,但他身板硬朗,思維敏捷,聲音洪亮。一聽他說話,就能感覺到他是個熱心腸的人。村民都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在朝鮮打過三年仗。近日,記者來到江莊村,采訪了他。他很高興地講起那段永遠難忘的歲月。
王祥瑞
苦命青年穿上軍裝
1929年,王祥瑞出生于江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有幾畝薄田,但糧食產量低,還要承擔各種苛捐雜稅,根本不能養活一家人,所以需要長年在地主家打工。王祥瑞有兩個哥哥,他出生后,家庭負擔就更重了。他只上過一年學,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1946年,父母為他大哥娶了媳婦,但不久大哥因病去世,嫂子改嫁。這時候,國共關系已經緊張,他的二哥思想進步,是共產黨游擊隊的地下交通員,多次出色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后來,他二哥的身份暴露,國民黨駐軍指使當地的反動地主武裝除掉他二哥。那一天,他二哥陪母親去看病,返家行至山坳僻靜處時天色已晚,他二哥和母親慘遭毒手。他的父親經受不住接連失去親人的打擊,一年后憤恨去世。一家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只剩下王祥瑞一個。
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后,王祥瑞更多地接觸到了革命思想,本來就對國民黨反動派充滿仇恨的他進一步認清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堅定了他對人民軍隊的向往。家鄉解放后,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熱情參與村里的工作。
1950年秋,上級黨組織派人到江莊村宣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青年參軍。王祥瑞了解到美國入侵朝鮮和我國準備出兵朝鮮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報名要求參軍赴朝作戰。這時的他已經是21歲的壯小伙子,還沒有成家,在當時的農村已是大齡青年。王祥瑞對記者說,他孤身一人,無牽無掛,一直想參加人民軍隊,有了這個機會,當然不會錯過。
今年11月14日,本報曾報道過確山縣劉店鎮大孫莊村李樓村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李云慶的事跡。王祥瑞和李云慶是同時入伍又在同一支部隊的戰友,只是李云慶在后勤部門工作,王祥瑞被分配到了戰斗序列。據王祥瑞回憶,入伍那天,他在瓦崗鎮穿上嶄新的軍裝,胸前戴著大紅花,在歡送的鑼鼓聲中跟隨部隊領導來到西平縣。在西平縣城附近的河道內訓練了三個月。由于表現突出,他被任命為班長,副班長是城市兵,有文化。王祥瑞找到連長說,他希望和副班長的職務調換一下,因為副班長有文化,見識廣。連長說,農村兵更能吃苦,不換。訓練結束后,他們坐火車到了東北,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王祥瑞是所在部隊機槍加強班的班長,這個班有24人,8挺機槍。
憤怒子彈射向敵人
王祥瑞進入朝鮮時,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已經進行了五次大的戰役,把美韓部隊趕到了三八線附近。王祥瑞所在的部隊開到了距離三八線很近的地方,既要阻止敵人反撲,又要修筑工事、道路、橋梁,任務很重,但大家的熱情很高,一是不怕犧牲,二是不怕流汗。
王祥瑞告訴記者:“那時候,我們大都是二十來歲,天不怕地不怕,初生牛犢不怕虎嘛。但要說啥都不怕也是假的, 我們有‘三怕’,怕子彈不夠,怕吃不飽,怕棉衣薄。上級首長了解了這一情況后,對我們說,全國人民都支持抗美援朝,再困難也不會讓大家餓肚子、凍身子,武器彈藥也不成問題,再說了,武器彈藥要是不夠,我們可以從敵人手里奪取嘛。大家一聽,備受鼓舞。”
大的戰役打完了,小的戰斗還經常進行。王祥瑞所在的部隊多次參加戰斗,他記憶最為深刻的是保衛某高地的戰斗。這個高地北面是開闊地帶,南面是美韓部隊控制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上級命令王祥瑞所在的團堅守這個高地,決不能讓敵人占領。敵人幾次組織沖鋒,想奪取這個高地,都被我軍打退。這天清晨,敵人先出動飛機對高地進行一番轟炸,然后組織沖鋒,火力明顯比前幾次猛烈。王祥瑞和戰友們都感覺到,敵人是要拼了。大家都把心一橫,來吧,不怕死的就往上沖,看看誰能拼過誰。我軍分三個梯隊阻擊敵人。
王祥瑞帶領幾名機槍手在第一梯隊,敵人進入射程后,連長一聲令下,機槍、步槍、沖鋒槍一齊向敵人射擊,一顆顆手榴彈也向敵人飛去。很快,敵人退到巖石后面躲了起來。就在這時,敵機再次飛到頭頂轟炸,隨著炮彈落地爆炸,王祥瑞的幾名戰友頓時血肉橫飛,敵人乘機又發起沖鋒。看到被炸死炸傷的戰友,王祥瑞怒火中燒,本來指揮機槍手掃射的他,一把推開機槍手,自己端起機槍向敵群掃射。機槍“噠噠噠”叫著吐出火舌,子彈像長了眼睛一樣射向敵人。敵人的沖鋒勢頭再次被壓下去。這時,排長貓著腰跑過來大聲對他說:“王班長,東側陣地吃緊,營長命令你迅速帶三挺機槍增援。”王祥瑞答:“是!”然后又射出一梭子彈,麻利地收起機槍,帶領幾名戰友趕往東側陣地。
東側陣地由另一個連負責防守。王祥瑞到達東側陣地后,迅速占據理想位置,架起機槍就向敵群掃射。幾個敵人應聲倒地。半個小時后,敵人不得不停止進攻。王祥瑞在東側陣地一直堅持到傍晚,敵人又發起過幾次沖鋒,但都被我軍打退。
這次戰斗,敵人傷亡慘重,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再搞什么動作。我軍也有傷亡,但堅守住了陣地,粉碎了敵人的企圖。王祥瑞的營長說,多虧了機槍班。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王祥瑞所在部隊繼續在朝鮮駐扎,一面進行政治教育、軍事訓練,一面幫助朝鮮人民耕種田地、建造民房。1953年底,部隊換防,王祥瑞回國。
平凡歲月默默耕耘
1954年,王祥瑞復員回鄉當農民。這時瓦崗傎土地改革已經完成,王祥瑞熱情投入到生產中去。次年,經人介紹,他與確山縣任店鎮姑娘張春英結為夫妻。
結婚三個月后,王祥瑞突然接到通知,迅速到瓦崗鎮政府報到返回部隊。又要打仗了嗎?王祥瑞沒有多想,他向妻子打了個招呼,就準備出發。妻子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新婚生活剛剛開始,這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重聚,王祥瑞的心里也是酸酸的,但他狠了狠心對妻子說:“我是共產黨毛主席的戰士,隨時聽黨的指揮,你多保重。”妻子看阻止不了他,只好為他送行。到瓦崗鎮集合后,王祥瑞他們被帶到了西平進行軍事訓練。三天后,部隊首長笑著對他們說:“同志們,命令你們重返部隊,實際上是考驗大家的政治覺悟的。咱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士就是不一樣,全部歸隊,全部合格!大家可以回家了。”
這之后的歲月里,王祥瑞默默無聞地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并積極參與村里的工作,提出過不少合理的建議。他和妻子生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妻子2014年病故。長子5年前遭遇車禍離世,為王祥瑞留下一個孫子一個孫女,如今孫子已經大學畢業且考上了公務員。他的次子是木工,在北京打工。
王祥瑞告訴記者,參加抗美援朝,是他一生中最閃光的一段歲月,也是最難忘的一段歲月 。在戰場上,在部隊里,他和戰友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回鄉后,由于客觀條件有限,很多戰友都失去了聯系。讓他感動的是,社會上有很多好心人為他們牽線搭橋,讓他們重敘友情。今年7月,在信陽市平橋區信義汽配店經理張世海的幫助下,老戰友陳越到他家中看望了他。在朝鮮的時候,陳越是通達信排的排長,轉業后分配到信陽工作。這是他們在分別60多年后的第一次相見。
王祥瑞說,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上了年紀后,他把責任田轉給了別人,自己只種一小片蔬菜。幾年前,確山縣民政局了解到他的住房破舊漏雨后,撥款為他蓋了兩間新房子。國家也沒有忘記他這個老兵,每月發給他900多元錢,他身體好,平時沒什么大的開支,這些錢花不完。他非常感謝黨和政府。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