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戰士劉康俊
摘要:勇士別家鄉 慷慨赴戰場——記抗美援朝戰士劉康俊□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王壯 文/圖近日,記者到驛城區諸市鎮采訪抗美援朝老戰士劉康禮時,他告訴記
勇士別家鄉 慷慨赴戰場
——記抗美援朝戰士劉康俊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王壯 文/圖
近日,記者到驛城區諸市鎮采訪抗美援朝老戰士劉康禮時,他告訴記者,在諸市村東,他有一個老哥叫劉康俊,也參加過抗美援朝,而且這位老哥的戰斗經歷比他豐富,身上應該有許多故事可以挖掘。
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劉康俊老人今年已經90歲,膝下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老人身體不太好,聽力也不太好。提起抗美援朝的那段經歷,因為太傷心,老人一直用手抹眼淚。由于身體的原因,記者只能從他斷斷續續的講解和子女的回憶中還原一些老人抗美援朝的故事。
劉康俊和妻子的黨員紀念章。
劉康俊
夫妻雙雙是黨員
劉康俊1927年出生在遂平縣城,是家中的獨子。
“父親這一生都很節儉,衣服穿破了也不肯扔掉,還常教育我們要勤儉節約。”劉康俊的兒子劉林說。劉康俊跟著兒子劉林一起生活,兒子對父親十分了解。
劉林說,父親以前曾多次說過他參軍的事,但是他都沒放在心上,他很后悔沒聽老人講的當年的故事。
劉康俊參加過解放戰爭。那時候,他在河南省獨立四團當文書。劉康俊的妻子趙明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思想覺悟高,很支持丈夫的工作。
“我那時候獎章多,有十多個呢,最后一個也沒剩下。”在交流中老人告訴記者,回到地方后,有一次兒子拿著他的十幾枚獎章出去向小伙伴炫耀,由于小孩子玩性大,把那些獎章隨手扔到了一邊。兒子回家后才想起來那些獎章,但再回去找已經不見蹤影了。
這件事劉康俊當時并不知道,直到后來找不到自己的獎章詢問兒子此事,才知道事情的經過。劉康俊十分生氣和難過,那些證明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獎章再也找不回來了。后來發大水,家里的東西都被沖走了,就連他的軍人證明和一些從朝鮮戰場帶回來的紀念品也不知去向。
劉康俊的女兒劉平當年從泥里找出父母當年的兩張照片,收藏至今。
奔赴朝鮮戰場
“康俊大哥應該比我去朝鮮早一些。當年我在鄉政府上班,看過他的資料。”劉康禮告訴記者,他是1952年3月聽說縣里招兵參加的抗美援朝,不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
劉平說,當年是母親支持父親去參加抗美援朝的。從沈陽出發,劉康俊隨部隊經過安東、江東,然后坐著悶罐車經鴨綠江奔赴朝鮮。車上環境十分惡劣,車廂角落里放了一個大家方便用的木桶。車廂里黑乎乎的,大家人挨人坐在車廂的地板上。
當記者詢問劉康俊到達朝鮮戰場后隨部隊在哪里駐扎時,老人剛說起部隊一到朝鮮就遇到了空襲,結果團里的戰友們大都犧牲了時,忍不住直擺手,眼淚瞬間就流了出來。
“父親年輕的時候說過他在朝鮮戰場上的事,但每說到這段都難以自持傷心落淚。”劉康俊的兒媳告訴記者,公公心地善良,脾氣也好,從不與人爭執,就算吃虧也不計較,也許和他當年在戰場上的經歷有關系。
據老人的子女回憶,劉康俊隨部隊過鴨綠江的時候是個黃昏,敵人已經把大橋炸毀了。為保證安全,大家拉開距離前進。一過鴨綠江,他們看到敵人的飛機正在不停地扔汽油彈,朝鮮是一片火海。部隊突遭敵軍的空襲,當時劉康俊走在部隊的后面,結果前面的戰友們躲閃不及紛紛被炮彈擊中,大家頓時倒在血泊之中。
那血淋淋的場面至今都讓劉康俊難以忘懷,每每提到這件事總是泣不成聲。當時連長和指導員都犧牲了,一個連幾乎全軍覆沒,至今劉康俊都記得指導員的名字叫何平旺(音)。
不畏苦和難
對于參加過戰爭的人來說,劉康俊是幸運的,經歷了很多戰役,他一直沒受過重傷。
“那時候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經常俯沖著向地面的房子和遮掩物進行轟炸,到處是煙霧,看不見東西。”劉康俊回憶說,當時,戰友們在外面挖坑道,不時有人犧牲。
朝鮮天氣寒冷,長期在外作業,劉康俊和戰友們的手腳都凍傷了,有時候腳腫得無法走路,但大家忍著疼痛繼續戰斗。
在朝鮮戰場上,各種飛機、照明彈、降落傘都是志愿軍眼里的目標,只要發現就立刻報告,及時讓部隊進入戰斗狀態。
同樣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劉康禮說,在朝鮮不但生存環境惡劣,生活也十分困難,很多時候上戰場大家都帶著干糧上路,所謂的干糧就是硬饅頭和餅子,渴了抓把雪咽下。
有一次,上級命令劉康俊所在的部隊搶占高地,當時前面有敵人封鎖,上有敵機轟炸,時間太緊,不能吃飯喝水,大家忍饑挨餓急行軍十幾個小時,就是為了提前到達目的地截斷敵人的退路。到地方后,他和戰友們顧不上吃飯就開始挖戰壕,戰壕還沒挖好,敵人的坦克就開過來了。炸毀一輛又上來一輛,敵軍又調集飛機對部隊進行轟炸。
“父親以前曾說過在朝鮮很苦,有時候他們就睡在人家的屋檐下,夜里露水重,父親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劉平說,雖然苦,但父親從來不抱怨,一直教育他們要好好工作和學習。
珍惜幸福生活
后來劉康俊隨部隊回到國內,先是到江西剿匪,后來又在開封的相國寺附近駐扎。當時空軍正在挑選飛行員,經過身體檢查后,劉康俊符合招飛的條件,接著他又到了湖北武漢總司令部,在政治部擔任職位。
“父親在部隊時,母親也隨了軍,當年我還參加過部隊的文化演出呢。”劉平告訴記者,“父母親都是愛國愛家的人,母親還給大哥起名叫劉愛國。父親盡管為國家流過血,獲得十幾枚功勛章,但從不居功自傲,遇到什么困難也不向政府張嘴。”
劉平說,父親回到地方后,曾受了許多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可他一直堅信只要有一顆平常心,總會雨過天晴。
熟悉劉康俊的村民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道:“老人真不簡單,年輕時保家衛國,回家后一直在家鄉搞建設,從來不搞特殊,真令人欽佩。”
如今,老人已經90歲,跟著兒子一家生活。雖然有子女們的照顧,但老人也不愿閑著,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年輕的時候我父親最能干了,天天都閑不住。”劉林說,父親常說,他能活到今天算是幸運的了,他很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閑暇之余,劉康俊也會給子孫們講述當年抗美援朝的故事,這既是老人對往事的回憶,也是對后代進行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老人心中,這段經歷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