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翹尾”凈值化轉型逼近
摘要: 臨近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再現“翹尾”行情。據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24日-12月1日,279家銀行共發行了1796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
臨近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再現“翹尾”行情。據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24日-12月1日,279家銀行共發行了1796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71%,是今年首次突破4.7%,較上期上升0.02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年末效應凸顯,近期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要求,也可能助推理財收益率進一步走高。
年內首次突破4.7%
銀行理財收益率繼續刷新年內高點。據普益標準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四季度以來,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斷走高,每周漲幅在0.01-0.03個百分點,11月下旬開始增速加快,至上周末累計上漲0.1個百分點,年內首次突破4.7%。與之有關的一個大的背景,就是今年銀行業去杠桿。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下半年市場流動性相對平穩,但資金面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推動利率小幅走高。
臨近年底,又是傳統的資金面緊張時期,各類擾動因素也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一是MPA等各類監管考核的影響不容小覷;二是12月到期同業存單超過2.2萬億元,到期理財資金不少,資金騰挪、接續增加市場摩擦;三是政府債發行繳款會造成流動性回籠;四是月內共有3750億元MLF以及12300億元逆回購到期。疊加上述因素,預計銀行理財收益還會小幅沖高。
凈值化轉型“助漲”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等五部委近日發布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要求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向凈值化管理轉型。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銀行需要把實際的投資收益分配給投資者,收益率有可能會比以前更高。
從普益標準發布的最新報告來看,上周凈值型產品期間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建設銀行發行的“‘亞洲創富精選’QDII 產品”,期間收益率高達65.19%;中國銀行、渤海銀行、光大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分別有1-3只凈值型產品的期間收益率超過30%。資金投向主要以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為主。
有法365首席經濟學家李虹含進一步指出,本次征求意見稿對降低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方面也提出相關規定,將使得理財非標業務難度加大,短期理財產品通過資金池業務滾動投資長久期非標資產將不再可行。從資產角度來講,也將進一步促使理財資金更多投資于債券市場或資本市場等標準化產品。
理財呈分層發展趨勢
雖然資管新規目前發布征求意見稿,距離正式實施還有一個過渡期,投資者短期內仍然可以按照過去的方法購買理財,不過長期理財習慣和思維需要改變。同樣需要轉變的還有銀行。業內人士預測,未來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被迫轉型為凈值型。
從銀行類別來看,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之后,對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整體影響相對較小,因為這兩類銀行早已布局凈值型理財,只不過由于市場接受程度較低,所以發行比例一直不大;而城商行、農商行發行的多是封閉式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
數據顯示,三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保本類理財產品的占比還處于32.04%的高位。普益標準研究員陳新春認為,新規出臺后,保本產品占比更高且產品線較為單一的農村金融機構受到的沖擊會更大,調整難度更高。有業內人士表示,小型銀行資管專業人才缺乏,資產端的利益被迫讓出部分給委外機構。考慮到資管業務勢必統一,未來競爭加劇,這將倒逼小型銀行在理財業務上做出調整。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