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變身城市文旅新名片
摘要:原標題:主題公園變身城市文旅新名片 2017年,主題公園在國內仍舊保持著高熱度,且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能力大幅提升,主題公園的布局也不斷下沉,遍地開花。但當國際巨頭
2017年,主題公園在國內仍舊保持著高熱度,且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能力大幅提升,主題公園的布局也不斷下沉,遍地開花。但當國際巨頭涌入,本土品牌迅速壯大,行業競爭持續加劇,主題公園要想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打好文化這張牌至關重要。為全面梳理一年來行業中的新動向、新趨勢,2017(第四屆)中國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SCPR)(以下簡稱“峰會”)將于12月12日在京舉辦,屆時全球主題娛樂協會(TEA)、AECOM等國際權威機構、國內外大型主題公園以及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精英齊聚,共同探討在創新與傳承間,主題公園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城市文化活力。同時,《2017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報告》也將發布。
聚焦文化
據多家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主題公園零售額將達到120億元,日均游客量將超過3.3億人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主題公園市場。火熱的市場中,中國本土大型主題公園發揮穩定,在AECOM和TEA聯合發布的全球十大主題公園集團排行榜中,3家中國企業入選,而在亞太游客量排名前20的主題公園中,13家中國樂園上榜。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水樂園建設周期短、成本較低的優勢,正持續成為一種趨勢。
主題公園的崛起除了給城市吸引“人氣”外,還應該對城市的創新文化形成有力支撐。業內人士指出,以迪士尼、環球影城為例,主題公園早已不再是單一的游樂場,而是集動漫、影視、服裝、玩具、出版、電影、網絡于一體的泛文化娛樂產業巨擘。而建立一條自己獨特的文旅產業鏈,才是主題公園的價值所在。
為進一步梳理主題公園與城市創新文化的關聯性,本次峰會以“主題公園激發城市文化活力 ”為主題,為行業搭建對話和交流的平臺,以期助力主題公園對文化的更深度挖潛。
新趨勢預判
主題公園與一座城,不僅蘊含商業無限,也可讓創新文化迸發出耀眼火花。作為創新文化的代表,主題公園的發展不斷呈現新的趨勢。目前,國內外主題公園都日漸意識到科技進步是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吸引游客入園游玩的關鍵。以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景區建設在主題公園逐步推廣,通過VR影視特效技術帶給游客全方位沉浸感體驗,正顛覆現有旅游和娛樂體驗模式。
在運營模式上,輕資產成為不少主題公園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的“捷徑”。包括華強方特、海昌海洋公園、華僑城多家公司都以輕資產模式進軍新興市場。這種方式可以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但同時也對主題公園的IP和文化創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欲多維度對行業新趨勢進行分析,峰會邀請TEA亞太區主席、麥格納娛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托馬斯麥格納,Aecom經濟規劃全球總監吉井貴思等權威機構負責人進行主題演講,同時峰會設置了“主題公園:科技與文化的融合”、“主題公園:區域文旅產業帶的支點”兩大話題進行圓桌討論,多位重磅嘉賓現場論道,以期為行業撥開迷霧。
大數據分析
在駛入發展快車道后,不少業內人士也坦言,表面風光無限的主題公園,卻開始被質疑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融合能力較弱,普遍出現同質化、低文化、少規劃等問題,為了給行業提供一份有價值的“體檢報告”,北京商報聯合北商研究院、TEA、AECOM,通過大數據分析、實地調查了解、與高管對話以及采訪業內權威專家等方式,形成《2017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報告》,剖析主題公園如何通過規劃突出文化主題,并加強與傳媒、影視、動畫、游戲等產業的融合,最終成為城市、區域文化大棋局中的重要落子。
通過調查發現,今年國內新建以及在建的主題公園超過60個。但與國外主題公園的“旅游+文化”深層次融合發展相比,國內多數主題公園則出現“有主題,無文化”等問題,特別是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挖掘不足,導致我國主題公園吸引力、美譽度不高,國際競爭力偏弱。當然也應看到,不少國內主題公園已經意識到文化內涵的重要,正多措并舉欲打造強大IP。《2017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報告》將通過大數據+行業分析等形式,全面展示主題公園的發展現狀以及文化內涵之于主題公園的重要作用。北京商報記者 肖瑋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