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吳江“非遺”感受堅守的匠心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一個地方傳統文化和歷史變遷的“活化石”,凝聚了非凡的匠心。吳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一個地方傳統文化和歷史變遷的“活化石”,凝聚了非凡的匠心。吳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今天,讓我們走近吳江“非遺”,去探索吳江的“寶藏”,去感受堅守的匠心!
同里宣卷:樸實民樂綿延久遠
同里宣卷是江南宣卷兩大流派中“蘇州宣卷”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曲源遠流長的樸實民樂。清同光年間即已盛行,以古鎮同里為傳播圓心,流傳于吳江各鄉鎮,并輻射至蘇州、上海等地。
同里宣卷的表演,是用吳江或同里方言進行說唱。不僅有著很強的故事性,而且多以勸人為善為主流,寓含著極強的情感性、教育性。在很大程度上對人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蘆墟山歌:獨樹一幟,生動史冊
蘆墟山歌是中國古老的民歌種類。它來自民間歌手的口口相傳,是千錘百煉的精品。以其悠久的歷史,廣泛的題材,眾多的歌手,廣闊的傳唱地域,豐富的作品蘊藏,在我國民間歌謠領域中獨樹一幟。
蘆墟山歌是水鄉的精靈,閃耀著吳江人勤勞與智慧的光芒。反映了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堪稱研究社會學的珍貴史料和生動史冊。
七都木偶昆曲:惟妙惟肖,相得益彰
木偶昆曲是一門木偶演昆劇曲的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是昆曲的又一種表演形式。源于七都鎮吳越村姚家戲班,這是是全國唯一一家木偶唱昆曲的祖傳戲班。
“雙手提活生旦凈丑千般態,一口唱妙喜怒哀樂百樣聲”。用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將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與舞巧妙融合的昆曲表演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平望燈謎:百姓年味,熱鬧非凡
平望燈謎起源于民國,發展、興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平望鎮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活動項目,也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
隨著時代的變遷,平望燈謎在一代代平望人的努力下得以保存,如今已經成為平望人每逢佳節,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動。不少謎題是由燈謎愛好者圍繞平望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歷史人物、部門特色、單位專門用語等而創作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銅羅黃酒釀造:清爽醇香,寶貴財富
黃酒是中國的傳統酒種之一,大體可分為三大派系,即紹派、蘇派和海派。吳江銅羅古鎮素有“酒都”的美稱,因盛產蘇派黃酒而遠近聞名。
銅羅黃酒以清爽型為主要特色,生產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玉米和水,輔助原料有制曲用的小麥、麩皮等。銅羅黃酒釀造技藝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是前輩留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吳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多少呢?愿這些無價瑰寶能夠代代相傳!(田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