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氣象服務正在跑贏天災
摘要: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A星不久前正式交付使用,成為世界氣象衛星的“領跑”之星。在軌測試期間,風云四號就為精準預警和及時應對臺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A星不久前正式交付使用,成為世界氣象衛星的“領跑”之星。在軌測試期間,風云四號就為精準預警和及時應對臺風、暴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提供了有力支撐:氣象衛星即時捕捉到今年第16號臺風“瑪娃”的蹤跡,中國氣象局、國家防總、國家減災委、民政部迅速啟動應急行動。臺風退去,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安然無恙。本月15日,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D再次發射成功,璀璨星空又多了一顆“中國星”。
我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強臺風、大暴雨等極端氣象災害多發、重發趨勢明顯。近5年來,國家不斷改革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氣象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護佑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防災減災體系向下延伸,打通了基層“最后一公里”。全國現有78.1萬名氣象信息員奔走在防災減災一線,村屯覆蓋率達99.7%。他們將氣象信息服務網伸展到基層,將災害防御知識傳播到基層。甘肅文縣梨坪鎮金坪村村支書李明聰,就是一名氣象信息員,今年8月6日,他收到有關部門發來的汛情預警信息,連夜組織村民緊急撤離。次日凌晨,特大暴洪泥石流來襲,全村無一人傷亡。
氣象監測網絡更密集更先進。目前,氣象監測的“天羅地網”越織越密,自動氣象站鄉鎮覆蓋率達96.5%,新一代天氣雷達監測覆蓋率5年來提高三成,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連續5年小于美國、日本氣象部門,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氣象災害監測水平。
預警信息傳播更快速更暢通。打開手機,顯示一條預警信息,可能是氣象部門幾分鐘前剛開始制作并“新鮮出爐”的。氣象預警信息從制作完成到通過多種手段發布的時間,從幾年前的10分鐘已縮短至5—8分鐘。
氣象災害防線前移,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突出作用。(記者 劉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