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度空間”的戰斗:電磁頻譜戰
摘要:原標題:“第六度空間”的戰斗:電磁頻譜戰 11月27日—28日,以“創新·融合·超越”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電子
11月27日—28日,以“創新·融合·超越”為主題,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電子學會、國防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全國頂尖電子戰學術交流大會在安徽合肥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躍廣在作“電磁頻譜戰與電子戰”的主題演講時表示,電磁頻譜的利用與控制或將成為現代戰爭的核心能力要素。
“電子戰與傳統作戰不同,它是一種高度依賴作戰對象的、充滿動態博弈的作戰領域。”呂躍廣說,電子戰的作戰對象是所有依賴于電磁頻譜的信息裝備和系統,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步,頻譜域中的重疊復用、自適應跳變、空時協同等將無處不在,偵察反偵察、干擾抗干擾這種動態博弈將越來越激烈。
傳統意義上,電子戰是指敵對雙方爭奪電磁頻譜使用和控制權的軍事斗爭,利用無線通信、雷達、導航、制導、紅外、激光等電子設備,進行電子偵察與反偵察、電子干擾與反干擾等活動。
電磁頻譜戰是電子戰的一種更高階形式,它將頻譜域中的應用對抗上升為戰場頻譜控制,將電子戰和頻譜管理進行融合提升。現代戰爭在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精準打擊的作戰網絡日益依賴于電磁頻譜。電磁頻譜表現出與多種因素、軍事能力和軍事行動的強關聯和強耦合,已成為橫跨多個作戰域、貫穿戰爭始終的作戰空間。
呂躍廣介紹,電磁頻譜戰最早由美國提出。2015年底,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明確提出“電磁頻譜戰”,美國軍方在電磁頻譜中執行的所有行為都被視為電磁頻譜戰的一部分。今年1月,美國防部發布首部電子戰戰略,將電磁頻譜視作繼陸、海、空、天和賽博空間之外的“第6個作戰域”。
那么,美國為何提出電磁頻譜戰?呂躍廣說,信息化戰爭有四大支柱性發展需求,做到偵察預警看得遠、辨得清;指揮通信連得上、通得好;信息對抗擾得上、防得住;制導導航瞄得準、打得狠,電磁頻譜的利用和控制是核心。“美國將整個電磁頻譜作為作戰域進行統一考慮,以便在電磁頻譜域獲得最大自由,實現各作戰域的軍事能力。”
對我國而言,電磁頻譜戰智能化、網絡化、捷變性、多功能技術趨勢,將對未來作戰構成巨大挑戰。呂躍廣認為挑戰主要來自于作戰目標信息技術水平提升、戰場電磁環境日益復雜、電磁頻譜控制手段的不斷創新。“電磁數據感知問題,挑戰著傳統電子戰基于偵察引導而實現干擾的作戰方式,因而迫切需要新型智能全譜偵察感知手段。此外,傳統的對電磁環境和目標電磁參數等物理量的測量已無法滿足電磁頻譜控制需求,實現對目標行為特性的認知,才是實現精準對抗和電磁頻譜控制的基礎。”呂躍廣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