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花木產業創造億元財富
摘要: 找準致富門路帶動群眾脫貧汝南花木產業創造億元財富□晚報記者 郭建光 鄧丹華通訊員 楊明華 付忠于 本報訊“幾天前俺就銷售6米高的雪松3000多株,平均每株賣300元錢,
找準致富門路帶動群眾脫貧
汝南花木產業創造億元財富
□晚報記者 郭建光 鄧丹華
通訊員 楊明華 付忠于
本報訊“幾天前俺就銷售6米高的雪松3000多株,平均每株賣300元錢,收入30多萬元,發展花木種植讓俺收獲了綠色生態財富!”11月28日,汝南縣常興鎮馬屯村65歲的花木種植大戶刁來友高興地說。
眼下,在汝南縣常興鎮馬屯村,像刁來友一樣受益花木種植的農民有100多人。初冬時節,走進馬屯村,猶如步入綠的世界,大棚田園、屋前屋后滿目盡是花卉苗木,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互相交錯,一幢幢樓房排列有序,設施齊全的健身廣場和花園式的小學掩映在綠樹叢間……
馬屯村黨支部書記黃國友介紹:“俺村家家戶戶種花木,全村種植面積有1萬余畝,品種達30個,花木遠銷北京、河北、陜西、內蒙古等地,年產值超億元。”
馬屯村地處溱頭河,地勢較高,土質含沙量大,特別適宜花木種植。過去,村民習慣于麥茬豆,豆麥茬,一年收入不了幾個錢。要想富,種花木。1996年春,該村黨支部通過組織村民外出參觀考察,決定把種植花卉苗木作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瞄準市場需求,引進雪松、桂花、三紅紫薇等名貴花木品種30多個。目前,馬屯村花木種植面積10000多畝。
目前,全村依靠種植花卉苗木存款百萬元以上的農戶有100多戶,占全村農戶的80%以上。
無獨有偶。作為豫南聞名的花木之鄉,汝南縣東官莊鎮的花木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起逐漸發展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2016年底,花木面積達3.2萬畝,占全鎮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年產花木1000多萬株,年產值5億多元。
“我這個合作社流轉土地800多畝,帶動15戶貧困戶。貧困村民江魁的花木今年才賣一部分,就收入3萬多元……”近日,東官莊鎮宋屯村寶福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鄧寶福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東官莊鎮依托花木產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目前,該鎮花木種植合作社達123家,輻射帶動10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日子越來越滋潤,村子越來越漂亮。”采訪中,這些依靠花木產業致富的村民感慨道。自2000年以來,常興鎮馬屯村年年被市縣評為“生態文明村”,而東官莊鎮的一些村莊也因種植花木而變得生機盎然。
“十九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新的高度。下一步,我們將深植綠色發展理念,復制這些花木專業村的種植經驗,推動花木產業發展,為百姓聚財源,增強村民的幸福感。”常興鎮黨委書記劉陽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