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材循環用 全面推廣有難度
摘要:原標題:小學教材循環用 全面推廣有難度圖為上課前發,下課后收,循環教材這樣流動起來新學期學生拿到新教科書,小心使用一學期,然后留給下一級學生使用,如此反復,實現循
圖為上課前發,下課后收,循環教材這樣流動起來
新學期學生拿到新教科書,小心使用一學期,然后留給下一級學生使用,如此反復,實現循環……
這樣的循環教材,2008年秋季開學起,就出現在了武漢市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黃陂、新洲等新城區的公辦初中、小學中。今年9月,硚口區也擴大了循環教材的使用面,全區40余所小學全部加入到“循環教材”計劃中。
循環教材是怎么運行的?昨日,記者來到硚口區幾所小學,進行了探訪。
少數科目能“循環”,上課領書下課上交
昨日,記者在東方紅二小美術教室,體驗了該校三(1)班40余名學生上的一堂特別的美術課。
特別之處在于,學生們進教室時不帶書,出教室時也不帶書。“開學時,他們就沒有發美術課本,課本都由我保管。”上課的美術老師黃明杰說,課前,美術課代表會給同學們發書,課后再收回。“他們現在用的教材,就是去年的同學們用過的。”
從2015年起,東方紅二小開始了循環教材的試點,當年的參與科目是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科學、品德、衛生與健康。“這些科目的共同特點是,書面筆記少,課后復習少,依賴書本也較少:很多課程會采用PPT等電子手段教學,有些課本內容甚至在網上就能下載。”該校副校長王端說,需要反復翻閱的課本,不會列入循環。
循環教材也會視情況進行調整。試用一年后,因發現《品德與生活》上有一些學生練習,2016年,該書退出了循環,《國學經典》、《生命安全》等校本教材或綜合實踐活動教材加入了進來。
循環教材很衛生,開學前花半月煥新
王端介紹,該校最大“年紀”的循環教材已經滿“3歲”了。“只要舊課本保存較好,教材內容沒變化,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一本教材被連續使用3年,衛生狀況如何保證?在3年的試點中,東方紅二小摸索出了很多辦法:
學校設置保管員、保管教室。該校德育主任易赟是循環教材的校級保管員,她介紹,學校設有朝陽、通風的專用保管教室,循環教材由學校集中管理,有專人負責。“學校專門設置了紫外線消毒教室,在開學前對教材進行集中分揀和消毒,整個過程歷時近半個月,確保書本衛生。”
學生樹立“循環”意識。昨日上午,記者在該校美術教室看到,正在上課的學生們都小心翼翼地捧著書聽課,沒有人卷頁、折頁或者涂畫。“這樣后面的弟弟妹妹還能用。”六(2)班學生洪雨佳說。“在我校,‘循環’意識已經深入人心。每年開學前,學生們會觀看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愛惜書本,讓課本流動》等視頻,環保素養還是評‘優秀少先隊員’和‘三好學生’的考評條件之一。”王端說,對于循環教材中損壞的部分,該校每年按照35%的折損率補充新課本,可以滿足學生們的需求。
環保背后付出不少,全面推廣有難度
一本小教材,帶來的也許是大節約。硚口區教育局介紹,循環教材在該區小學的全面推廣,將節省財政資金100多萬元。“減少財政投入,節約資金之外,循環教材更能讓學生從小就樹立環保、節約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武漢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該市一直鼓勵中小學推廣循環教材。
也有學校表示,環保雖好,學校和老師要做的額外工作太多。“要取得家長同意,要消毒、保管;還要教育孩子保護教材。”漢口一所小學校長說。
有些家長也表示反對。家長王先生說,他很珍視孩子的課本,因為它是孩子成長的軌跡;而且,孩子聽課時如果有所感悟想做筆記,卻因為教材要循環而不能記,感覺也很可惜。“一本書也就20元左右,省不省無所謂。”“在歐美發達國家,教材循環非常普遍。我們要想做到這點,還需要解決學校和家長的后顧之憂。”武漢市教科院副院長朱長華說。(記者郭會橋 實習生余睿)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楚天都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