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農民季勸 西瓜大蔥輪作一年甩掉“窮帽”
摘要: 汝南農民季勸 西瓜大蔥輪作一年甩掉“窮帽”□晚報記者郭建光通訊員 楊明華 昨日上午,汝南縣常興鎮西王莊村農民季勸的4畝大蔥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在
汝南農民季勸 西瓜大蔥輪作一年甩掉“窮帽”
□晚報記者郭建光
通訊員 楊明華
昨日上午,汝南縣常興鎮西王莊村農民季勸的4畝大蔥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在有序地幫她挖蔥、打捆、裝車。
“俺這4畝大蔥,全部實行無公害標準化種植,畝收入達3萬元,加上夏季種植的西瓜,四畝地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2萬元。西瓜大蔥輪作,讓俺一年脫掉了‘窮帽’。”季勸樂呵呵地說。
窮則思變
季勸今年58歲,過去因丈夫楊軍做服裝生意,3年賠了5萬元錢,成為貧困戶。外債壓得季勸和愛人愁眉不展,整天悶在家里,抬不起頭。由于沒有做生意的啟動資金,一家人只能依靠8畝耕地生活。親家對其也另眼相看。
季勸的愛人楊軍過去是村里種植西瓜的能手,由于種植西瓜施的全是油餅和家禽糞,種出的西瓜含糖量高、皮薄,往往不出地頭就被村民們搶購一空。親家是本縣三門閘街道種植大蔥的能人,一畝大蔥年收入3萬多元。
今年春季的一天,季勸應邀來到親家家里,商量脫貧致富的事。
“老季啊,現在全國都在決戰脫貧攻堅,咱不能坐在家里等窮啊。”親家一句話說得季勸的臉頓時像塊紅布似的。
“不等窮,又有啥辦法?”季勸低著頭說。
“你過去不是會種西瓜嗎?”親家反問道,“我會種植大蔥,咱把西瓜和大蔥實行輪作種植肯定中!”
“中,就按你說的做,到時你可得給俺傳授種植大蔥的技術。”兩人一拍即合。
嘗到甜頭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今年春天,季勸利用自家門前的4畝耕地,從確山縣引進無籽西瓜新品種,采取雙膜地壟覆蓋方法,并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化程序操作,施農家肥,不打農藥。經過精心管理,一個個又圓又大的西瓜“趴”滿地。
到了收獲的季節。“季勸家的無公害西瓜要開園啦!”村民們紛紛前來采購。
季勸一算賬,4畝西瓜收入了2.4萬多元,比傳統種植麥茬豆的效益高出了6倍。
季勸來了精神,干勁十足。6月收了西瓜后,親家幫她育的大蔥苗送到她的地頭。
季勸請來親戚和鄰居,放線、起壟、施肥、澆水,利用2天時間,把大蔥苗全部按照親家的要求栽在地里。
為確保大蔥豐產豐收,親家隔三岔五地來到大蔥田里現場指導,季勸也不時地問這問那,虛心請教,把親家的大蔥種植技術原原本本地“復制”到自己的腦子里。季勸和愛人到大蔥地里鋤草、澆水、挖溝、封蔥,一點兒也不馬虎。季勸種的大蔥稈粗、白多,備受村民青睞。“每公斤6元還很搶手。”季勸高興地說。
從昔日的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季勸感觸頗深:“人窮不可怕,最怕志氣短,只要找對路子,通過實干就能脫貧致富。”
“明年俺準備流轉100畝耕地,建立西瓜大蔥種植合作社,利用已掌握的技術,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說起今后的打算,季勸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