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型線性對撞機或被迫“瘦身”
摘要:原標題:國際大型線性對撞機或被迫“瘦身” ILC超導腔的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自然》雜志官網日前報道稱,鑒于資金有限和未發現新粒子,國際未來加速器委
ILC超導腔的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自然》雜志官網日前報道稱,鑒于資金有限和未發現新粒子,國際未來加速器委員會近日批準,削減原計劃在日本建造的國際線性對撞機(ILC)的規模——能量從500千兆電子伏特(GeV)減半到250GeV,隧道的長度由33.5公里減至13公里。
ILC被認為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補充,LHC是環形設計,其中質子撞擊后會與碎片團相互碰撞。而在ILC內,電子和正電子將在成千上萬個首尾相連的超導腔內加速后發生碰撞,因此,比LHC內的質子碰撞更清潔,也更精確。
如果規模縮減,縮小版本的ILC將不得不放棄一些研究,如洞悉在更高能量下才能產生的夸克等粒子的屬性等,它將專注于研究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HC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稱“上帝粒子”。粒子物理學家認為,250GeV的能量仍會產生“令人信服的物理學案例”。
ILC的預算約為100億美元,國際物理界曾希望日本承擔其中的大部分,但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日籍物理學家田中達表示,鑒于這一項目所需費用太過高昂,日本政府望而卻步,目前尚未提供任何資金;加上其他大型對撞機沒有發現任何新粒子,因此今年7月,日本高能物理學家協會提議,將ILC的能量限制在250GeV。該協會認為,在這一能量范圍內足以產生大量希格斯玻色子,通過測量它與其他已知粒子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獲得新的物理學發現。這一提議得到了國際未來加速器委員會的支持。
不過,并非所有物理學家都贊成此舉,CERN理論物理學家約翰·艾利斯認為,只有在1000GeV條件下運行,ILC才能提供希格斯玻色子“更完整的圖像”,他承認的確需要控制成本,但將能量限制在250GeV,“是對科學的重大妥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