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絲弦道《德孝情》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展演
摘要:本報訊 (記者 劉付明)近日,“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召開,平輿絲弦道、清豐柳子戲、永城柳琴戲、內
本報訊 (記者 劉付明)近日,“唱響新時代——河南稀有劇種北京公益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召開,平輿絲弦道、清豐柳子戲、永城柳琴戲、內鄉宛梆、安陽淮調、沁陽懷梆、陜州蒲劇、太康道情戲、范縣四平調及商丘四平調9個河南稀有劇種,將于11月17日~23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
絲弦道,學名清音,由清末民國時期平輿縣萬冢萬寨人萬道同創立,流傳于汝南、新蔡、正陽、上蔡、確山和我省的信陽市及安徽、山東、湖北、江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區。絲弦道音樂由唱腔、伴奏、擊樂三部分組成,曲目、板式與平輿當地民歌、小調、方言俚語有著密切關系,唱起來如拉家常,朗朗上口。
平輿絲弦道亦劇亦曲,吸收各路曲調之精華,以鼓子曲和清音為基礎,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曲調,是中州戲苑之奇寶。近年來,平輿縣加大對絲弦道的保護力度,創作了一批優秀作品。2009年,平輿絲弦道在獲得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殊榮后,作為河南優秀民間文化的首批代表,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1月20日,由平輿縣絲弦道非遺傳承保護中心帶來的絲弦道《德孝情》劇目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與觀眾見面。屆時,平輿絲弦道將推開歷史的大門,帶領觀眾走進古老悠久的稀有劇種,讓更多的中國人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由平輿縣絲弦道傳承保護中心排練演出的原創劇目《德孝情》,在堅持絲弦道為母體風格的前提下,充分兼顧了當代觀眾的審美情趣,加入說書、伴唱、舞蹈等元素,在古箏獨奏中,說書人在光區執扇念白,潺若流水的琴音襯托著動作嫻熟的樂手們及旗袍靚麗的八角鼓合唱隊員剪影,哪怕不經常看戲的人也能瞬間被音畫相諧的景象所折服。同時,將樂隊作為演出的一部分搬上舞臺,可隨時跟演員互動,使得整場演出高雅優美,觀者心曠神怡。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